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1)
报纸(8)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27)
历史名人 (26)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3(3)
2011(5)
2009(5)
2008(3)
2006(4)
2002(3)
2001(1)
1999(4)
1998(1)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2)
青春岁月(2)
甘肃高师学报(2)
广东社会科学(1)
意林(1)
大舞台(1)
淮海文汇(1)
文化市场(1)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1)
艺海(1)
论《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的情与理矛盾
作者:李聂海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情与理  情与理  礼法  礼法  认知  认知 
描述:实性 ,这种东西方艺术遗产正是我们推进现代文艺创作情理观的思想瑰宝。
大提琴独奏《梦幻曲》
作者:欣力  来源:作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提琴  钢琴伴奏  文化传播  独奏  舒曼  有限公司  版权  牡丹亭  爱情  主题 
描述:作曲:(德)舒曼(1810-1856)大提琴:(日)长谷川洋子钢琴伴奏:(日)长尾洋史CD:《史上最优美的大提琴小品精华》出品:日本JVC唱片公司提供版权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
梦幻化妆的审美
作者:邵森永  来源:饭店现代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游记》  基本功  色彩倾向  比赛中  广告宣传媒体  无法评价  参赛选手  《牡丹亭》  题材  综合能力 
描述:叹声中,观众团团围着模特拍摄。但比赛中也常常出现个别莫名其妙的梦幻化妆,既没有鲜明的主题,没有色彩倾向,又没有造型的美感,令观众和评判也无法评价,令人大失所望,这可能是参赛选手只有热情的参与而无巧妙
挚情与梦幻:[《牡丹亭》]
作者:郭小男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中国  中国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挚情与梦幻:[《牡丹亭》]
《野草》的梦幻与悲怆
作者:赵凯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野草》  鲁迅先生  现实人生  散文诗  悲剧命运  象征主义  《牡丹亭》  梦幻世界  “庄周梦蝶”  《西厢记》 
描述:《野草》的梦幻与悲怆赵凯梦是人思维活动的一种形态,是潜在意识的一种表现,而绝不是毫无意义的绝对荒诞的现象。且不说弗洛依德的“白日梦”说有无荒唐之处,但文学与梦幻的确是有缘份的。在文学史上,通过梦幻
戏剧“梦幻”大师--汤显祖
作者:董如龙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14岁进
昆曲之梦幻之美
作者:于丹  来源:传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曲  汤显祖  生活方式  牡丹亭  至情至性  戏曲形式  柳梦梅  人生  南柯记 
描述:昆曲不仅仅是一种戏曲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谈昆曲,不是让大家都要去学去唱,去整折整折地看,有时候知道一个意象,知道一点声腔韵味,找到里面的一种情怀,让我们可以从容下来,可以做梦,这就够了。
《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梦幻美之比较
作者:颜翔林 沈虹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传统礼教  传统礼教  性心理  性心理  个体意识  个体意识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情感符号  情感符号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描述:,转向梦幻境界去表现他的心绪、欲望。被压抑的心理成为他艺术的动力和张力。二、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对传统礼教的抗争是“两梦”的审美追求。汤显祖以写梦的方式描写杜丽娘、柳梦梅生死相恋的爱情过程,展现个体意识
人生如梦:戏曲与梦幻的勾连
作者:郑传寅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我国古代  明代戏曲  社会人生  戏曲创作  戏剧文学  牡丹亭  剧作家  功名利禄  人生观 
描述:远都是善于写梦的大手笔。在戏曲批评史上,不少理论家以梦释戏,对戏曲创作的心理过程和戏曲迷离惝恍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理论概括。汤显祖在《复甘义麓》中说:戏曲创作的心理过程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代戏曲批评家谢肇浙在《五杂俎》中提出了“戏与梦
论汤显祖的梦幻
作者:薛海燕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感性欲望  道德理性  “情”  “梦”  《邯郸记》  人生如梦  梦幻  “性”  相似性 
描述:论汤显祖的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