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诗文集》徐补正
作者:马泰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37,《同宣城沈二君典表背衚衙宿……》。徐:"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同授修撰。"万历五年殿试,沈懋学一甲第一名,张嗣修一甲第二名。明制,状元授修撰,
《精忠旗证》序
作者:冯其庸  来源: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剧  冯梦龙  历史人物  爱国主义思想  忠君思想  岳飞  宋高宗  汤显祖  创作  传奇 
描述:为岳飞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通过封建忠君思想(忠于宋高宗赵构)表现出来的,因为赵构是代表当时整个国家民族的。所以描写了岳飞的封建忠君思想(忠于投降派赵构)也
张大千年谱证三则
作者:王中秀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李瑞清  展览会  上海画坛  同乡会  六朝  黄宾虹  广告  年表  作品 
描述:。这里指的史料,是即时记载而非前尘依稀下的口述。口述并非不可成为历史,那只是在史实湮没无存的情况下,不得已的补充。如果大半依靠这类材料而筑构一个人的历史,那就戏说多而
“从公已觉十年迟”
作者:张海滨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熙宁  罢相  钟山  说法  东坡  知止  金陵  政见 
描述:元丰七年八月,苏轼由黄赴汝,途经金陵,会见了罢相退居钟山的王安石,两人相从甚欢,东坡在此留一月始去。《次荆公韵四绝》即写于此时,四绝之三是: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从公已觉十年迟”一句,是研究苏、
珠玉词
作者:冒广生  来源:同声月刊 年份:194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珠玉词
闻简讯
作者:暂无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5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研室  研究生  西郊  中国革命史  副校长  黄松  周年  第二次  展览  工作人员 
描述:宁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三个教研室也分别举办了展览。校党委为进一步保证学校“巩固与提高”方针的贯彻,於九月二十六日下午至二十七日召开了党代表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以後的工作并讨论了一九五三年九月至一九五四年二月的工作计划,对新学年提高问题和其他问题作出了明确的指示。
“从公已觉十年迟”析〔苏轼、王安石关系〕
作者:张海滨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公已觉十年迟”析〔苏轼、王安石关系〕
徐朔方校本《牡丹亭》“集唐”诗标注补正
作者:高琦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补正  补正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剧作中大量采用了“集唐”诗句来吻合人物剧情,达到诗与意会、言随意转、有力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效果。徐朔方先生最近校本的注释过于简单,对“集唐”诗句只标注诗人的姓名,不注明引诗出处
数典溯原 核其旨归--读《孙子会
作者:路闻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旨归  《孙子》  杨炳  孙子十三篇  银雀山汉简  佚文  子集  文字  观点和方法   
描述:年代末,在著名史学家翦伯赞、齐思和,陈乃乾诸先生的鼓励指导下,对《孙子》的文字进行了校勘,而有《孙子集》之作,一九五九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成为全国解放后第一部集中校勘孙子十三篇文字的书。但是,《孙
试论李壁对诗歌释学的贡献
作者:周焕卿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释学  《王荆文公诗注》  李壁  王安石 
描述:南宋李壁笺注的《王荆文公诗注》是宋代重要的一部诗歌笺注本。李壁在《文选》式的传统释方法基础上,发展了前代的注释之学,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以史证诗,借注王诗以显史;探求诗歌旨意;从文学角度来评论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