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仕隐情结    周礼  仁政 
描述:《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
兼综儒道 贯通天人——论王安石“天生人成”的哲学思想
作者:程梅花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道  人道  无为  有为  天生人成 
描述:“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新学哲学的创立
作者:张立文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太极    性命  新故相除 
描述:乐结合并当于理的情之发动;再次,王安石提出新故相除说,不仅明确万物运动变化的趋势,亦是其变法的理论支撑。王安石的性命之理、道德之意为理体学的开创起着推动的作用,其《三经新义》亦开出转训诂之学为义理之学的先风。
陆象山并未否定客观世界及其物质存在和变化
作者:余雪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穷  无穷 
描述:陆象山以“心”为观察、探索宇宙的枢纽.承认客观世界及万事万物的物质变化,即“”和“理”,顾之则吉,逆之则凶。客观的物质变化,加之不可,损之不可,改之不可,舍之不可,要人自理会。
知识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知识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新闻学  读者  王安石  陶行知  国际新闻  苏东坡  事实  中央电视台  学者  新闻事件 
描述:新闻就是能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国新闻学者华连
武汉園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汉  莲花湖  标色  黄鹤  武昌  盆景  解放 
描述:武汉園
危亦
作者:长青  来源:山西中医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  三国时期  医学家  整复手法  小方  新城县  小儿科  肩关节脱位  公元  江西 
描述:马骑的正骨和金镞科。祖父危碧崖,传黎川大磜周姓小方脉(小儿科)。伯父危熙载,传福建汀州路程光明眼科。危亦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自幼受到医学的熏陶,对他后来成为一个医学家,必然有很重要的影响。
觅鸟
作者:暂无 来源:内蒙古林业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韦应物  自然界  张志和  黄鹤楼  西塞山  歌行  渔父  杜甫  岑参 
描述:曹操《短歌行》) ⑦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洲。(崔颢《黄鹤楼》) ⑥独有□□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岑参《和贾至舍下早朝大明宫之作》) ⑦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⑧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啼。(晏几道《鹧鸪天》) ⑨平江波暖□□语,两两钓舡归极浦。(毛文锡《应天长》) ⑩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父》) (11)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双飞去。(晏殊《踏莎行》)
逸事
作者:黄卓越 党圣元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昌硕  赵之谦  篆刻艺术  朱文印章  印文  闲章  书法  治印  周亮工  边款 
描述:在渊源数千年的印学史中,特别是在近一千年文人治印后,名家高手层出迭现,集印、好篆者数不胜数。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印作,还留传了许许多多佳闻趣事。这些逸事中,再一次说明篆刻已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百姓,尽管社会地位的悬殊,贫富差别的不
由谁人栽植?
作者:程广海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栽植    周王朝  弟子  颜回  悲痛  孔子  周礼 
描述:儿子孔鲤和弟子颜回先后死去,让孔子异常悲痛,身心受到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