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水思源 母校如母:刘绍棠与北京市第二中学
-
作者:李震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北京市 中学生 母校 饮水 代表作家 荷花淀派 博物馆
-
描述:叫“北平市立第二中学”的二中进行了它在旧中国最后一次招生考试。
-
挖掘教材内涵 打造灵动课堂:《用字母表示数》教学
-
作者:王凤 管晓蓉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母表示 三角形 梅花 王安石 大写字母 义务教育 教学内容 实验教科书 数学 教学过程
-
描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106~107页内容。教学过程一、在诗句中感受。师:王安石的《梅花》学过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里出现数了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
-
作者:崔洛民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
-
从元人学杜咏杜看元代模杜之风
-
作者:曾亚兰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学杜 元好问 李俊民 玉山草堂 杜诗学 马祖常 胡应麟 《论诗三十首》 元代诗歌
-
描述:从元人学杜咏杜看元代模杜之风曾亚兰元代自忽必烈至元八年(127)改国号为大元,迁都大都起至惠宗妥欢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136)元灭,短短不足百年,而文学创作颇盛。元曲是元人引以为自豪的时代文学。元诗
-
杜易简还是杜必简
-
作者:赵立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简 杜审言 近体诗 乐府歌行 钱仲联 旧唐书 王船山 七言 古籍出版 胡应麟
-
描述:近读钱仲联先生增补集说校注的《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在《代白纻舞歌辞四首》其四后有"集说"一条,摘录如下:
-
杜凉夜的花样年华
-
作者:沈沧眉 来源: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样 女主角 牡丹亭 桃花 故事 京剧 戏曲理论 明清之际 言情小说 历史比较
-
描述:关于《杜凉夜》,有一个被雪藏的题目版本,叫做《杜凉夜的花样年华》,但是在将要翻开的文中,你会发现,除了与《花样年华》这部电影同样华丽丽的悲情哀怨调调外,情节等方面几乎没有太大的联系。
-
牡丹亭:杜丽娘
-
作者:张小晶 来源:中华儿女(书画名家)(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牡丹亭:杜丽娘
-
杜丽娘及其他
-
作者:姜超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青年女性 封建礼教 崔莺莺 追求爱情 程朱理学 爱情故事 伟大精神 中国文学史
-
描述:《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出生入死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封建礼教和高贵人性的矛盾,歌颂了青年女性憧憬自由、追求爱情的伟大精神。《牡丹亭》的主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朱明王朝为了维护封建特权
-
《牡丹亭》之结局与杜宝
-
作者:尚永亮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函授教育 文科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之结局与杜宝
-
试论杜诗之“气”
-
作者:卢燕平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宋人 风雅 诗话 诗集 含混 诗说 苏辙 王安石
-
描述:令《读老杜诗集》 :“气吞风雅妙无伦”⑤ ,都是所见略同。宋人在用“气”这个概念评论杜甫诗时 ,又多有元气浑茫之类的说法 ,如田锡“飞动混茫”⑥ 、张伯玉“词含混沌来”⑦ 、韩维“元气混浩神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