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思想的哲学思考
作者:赖井洋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 
描述: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变革的思想,他的论也是变革思想中的主要内容,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和王安石的思想比较
作者:乐文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周礼》  《周礼》  思想  思想 
描述:在富国,这是二人的思想的不同之处。
以“”论为基石的书院教育思想
作者:李劲松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盱江书院  盱江书院  ”教下于庶民  ”教下于庶民 
描述:也问题的争论当中,这一北宋书院教育史最重要的公案使得与胡瑗以及后世理学家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的理论分歧更为明显。
的礼法观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本于  一本于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的"一本于"、"一致于法"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试析的伦理思想
作者:赖井洋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  伦理  利益  利益 
描述: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伦理思想是从实际的物质关系中产生的,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反作用。11世纪中叶的思想家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阐明道德的起源,并力倡功利主义,强调的作用,注重生民的物质利益
“礼顺人情”的伦理观
作者:焦秀萍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  伦理 
描述:儒家主张为国以,礼治是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源于人的自然欲求和出于人的内心情感,其实质已触及伦理道德规范产生的真谛。
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以其对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文化观的平民情绪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观      平民情绪  儒学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论为核心,以平民价值为取向,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以其对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家思想
的“
作者:付胜国 罗伽禄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庶人  平土  封建统治  土地兼并  法制  总体范畴 
描述:”的
的义利观及其历史影响
作者:周小花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道  王道  霸道  霸道     
描述: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 ,提出言利求欲 ,只要符合“”的规定 ,是利于人生 ,合乎人情的。在统治方式上 ,一反儒法两家将王道、霸道截然对立的做法 ,坚持王霸并用。的学说对后来的学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