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几道[诉衷情]组词末首题旨辨析
-
作者:刘化兵 宋祥双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诉衷情] [诉衷情] 题旨 题旨
-
描述:晏几道[诉衷情]组词之第八首,孙望、常国民主编《宋代文学史》、王根林校点《小山词》以及覃媛元撰《晏几道年谱》中,皆把它理解为表现时事政局的词作,覃撰《年谱》中更判定它是伪作。其实,该词并非表现时事政局,亦非伪作,其题旨与本组词中其它词作一样,都是用来表现男女相思离情的。
-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末”
-
作者:郝铭鉴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 《风赋》 《风赋》 描绘 描绘 土壤 土壤
-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蒴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的过程
-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末"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 "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足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
-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末”!
-
作者:米虹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萌芽阶段 《风赋》 原文
-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
-
元末书法家饶介与《床楣楠木帖》
-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末明初 书法家 册页 诗人 小品
-
描述:2006年嘉德春拍,有一幅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书法家饶介的册页(一开)受到圈内识家的注意。这幅题为“床楣楠木帖”的册页,尺寸(27.2×36.2厘米)不到一平尺。估价仅10万元的尺牍小品几经争夺
-
动荡末世的变雅之声——论元末临川诗人吴皋及其诗歌艺术
-
作者:廖以厚 钟浔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诗歌 吴皋 《吾吾类稿》
-
描述:吴皋是元代临川著名诗人 ,有《吾吾类稿》三卷传世 ,但历代治文学史者对吴皋诗歌缺乏深入的研究 .文章比较系统地研究吴皋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对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对临川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研究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
明“七子派”后学论宋元诗:以末五子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王逊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子派 李维桢 胡应麟 前后七子 宋元 六朝 文学史地位 诗必盛唐 诗歌史 唐诗
-
描述:明七子派的理论主张被归纳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这一概括不免偏狭,就诗而言,当是"古诗以汉魏为师,旁及六朝;近体诗以盛唐为诗,旁及初唐"①,但对于宋元诗,他们则毫无例外的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情绪,甚者如
-
周礼末崩僭越在先:董家村、庄白、杨家村三处窖藏铜器组合所反
-
作者:李佳楠 段德新 来源:宝鸡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窖藏 中晚期 西周社会 礼制 单氏家族 青铜器 周礼 组合 铭文 贵族
-
描述:处窖藏的基本情况董家村窖藏、庄白窖藏、杨家村窖藏是建国以后宝鸡地区发掘的三处影响很大的西周铜器窖藏。这三处窖藏不仅出土器物数量大、品相好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五祀卫鼎、九祀卫鼎、卫、、墙盘、盘、四十二年鼎、四十三年鼎等器物都有内容极其丰富的长篇铭文 ,涉及西周社会土地制度、司法制度、对外战争
-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末眠。”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素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韦应物 五言绝句 《诗薮》 诗论家 胡应麟 沈德潜 苏州 中唐
-
描述: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