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
报纸(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
地方文献 (4)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4)
2012(6)
2011(7)
2010(9)
2005(11)
2004(12)
2002(1)
1996(2)
1995(4)
1984(1)
按来源分组
宿迁晚报(1)
天天新报(1)
中学生(1)
散文选刊(1)
电影世界(1)
青年科学(1)
作文大王(中学版)(1)
中国城市金融(1)
中国建设(1)
河南税务(1)
农民的朋友王安国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林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  林业建设  王安国  共产党员  生态经济  林业生态系统 
描述:在浙江林业建设的征程中,有千千万万平凡而乐于奉献的务林人,他们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开创了浙江林业的大好局面。这里我们介绍的10位,是这些务林人中的先进代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地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医患双方 应是朋友
作者:张金哲  来源:大众医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患双方  医患矛盾  医院  医生  患者 
描述:医患矛盾是世界性的难题.不仅是我国独有或某个医院的个别问题。美国也是一样承受不了,所以奥巴马上台就搞医改.据说已经基本失败。
书里的朋友(三则)
作者:杨昊鸥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伍子胥  苏轼  王安石  欧阳修  王六郎  故事  史记  莫扎特  为文之法  好朋友 
描述:年》那一段。 申包胥的故事,我个人却是极喜欢《史记》里的写法。或者说,我极喜欢《史记》里申包胥和伍子胥这对朋友。 伍子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都知道他过昭关一夜白须,但未必符合他的早期形象
为父者也应是朋友(等2则)
作者:暂无 来源:新农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为父者也应是朋友(等2则)
班主任应是学员的朋友
作者:吴安岚  来源:陕西成人教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班主任应是学员的朋友
人应是猛禽的朋友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新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过卡拉麦里,还有一些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繁殖。
要与众不同
作者:杨谦  来源:七彩语文·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朋友 
描述:的东西居然与我的一模一样!刘贡义走后,他把草稿全撕了。 王安石的做法告诉我们: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不要再写,写出的内容要与众不同,别人才爱看。作文本身是一种创造,所以,我们要树立宝贵的创新意识,多写与众不同的文章。要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简单地说是“四求”,即“立意求新”“选材求异”“构思求奇”“表达求活”。 立意怎样求新?一篇作文的立意,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样。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即从相反的角度去考虑。有位同学写《‘傻’表哥》,她写表哥高考落榜后,买了部车子开出租,不到两年时间,腰包里便鼓鼓的。可是,正当舅舅、舅妈春风得意的时候,表哥却在秋季征兵的日子里瞒着父母到医院里做了体检。表哥“犯傻”了?他说:’“我是适龄青年,有义务去保卫国家。我们不能只顾‘小家’,忘了‘大家’。我就是要犯一回‘傻’!”这样的“傻”显得很可贵,立意独特,文章自然与众不同。 选材怎样求异?有三层意思:一、我写的这些内容,别人不常写;二、所写的是生活中鲜活的事情;三、选材富有时代气息。写作时要把储藏在头脑中的材料尽可能地释放出来。 构思怎样求奇?构思,实质上就是把材料连贯地组织起来,使之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可以先抑后扬,也可以先扬后抑。有位同学写《难忘的教训>,写自己与表弟在街上看到一个一瘸一拐的身影,便学他走路,惹得那个残疾人不快。后来他到书店里想买本《数学奥林匹克》赠送给快回乡下的表弟,而书店里这本书正巧卖光了。正在为难之时,有人伸出了救援之手,头一转,正是那位残疾人,他将买给自己儿子的这本书让了出来。这位同学写道: “我与表弟都感到无地自容,拿书的手在不断地颤抖。”这样的构思,如同叙述一段曲折的故事,精巧奇特,符合与众不同的要求。 表达怎样求?有了与众不同的立意、材料和构思,还需要有生动、形象的表达。语言叙述不但要流畅,还要真实,符合特定的情境,并且要有个性。有位同学这样写《童年的月亮》: “我来到院子里,忽然发现脸盆里有个黄色的圆盘闪着亮光,高兴地叫起来: ‘月亮来到我家了!’我连忙端起脸盆到屋里告诉妈妈。妈妈一脸茫然,说: ‘月亮在哪儿?’我急得直跺脚: ‘月亮没了,一定是刚才丢了。’妈妈笑着说: ‘不要急,妈妈带你把月亮找回来。’妈妈端着脸盆来到院子里,咦,月亮又来了……”这样的表达,就把童真、童趣全抖出来了。
只吃眼前菜
作者:郦波  来源:满分阅读(高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朋友  吃饭  改革家 
描述:!”
獐鹿之辨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鹿  王安石  朋友 
描述:就是鹿?鹿旁边的那只就是獐。”客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奇。 [正方观点] 王雱小小年纪就懂得变通,虽然他没有正面回答出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但巧妙的应对和机敏的表现,显示出他思维开阔的一面,值得赞许。 [反方观点] 王雱诡辩口才不足取。也许有人赞赏王雱的机智,但事实上王雱的回答是“正确的废话”,他根本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而是答非所问,敷衍了事。这样的口才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希望现实生活中少一些这样的“诡辩”。 【适用话题】变通,机智,表象与实质…… (孙文博供稿)
父母应是青春期孩子最好的朋友
作者:若梅  来源:少年儿童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期少年  心理指导  家庭性教育  男孩子  成年人  孩子们  青春期问题  新认识  月经初潮  青少年工作 
描述:这些都促使她们写成文章,告诫家长:如果忽略了对孩子青春期的教育和关注,也许会带来令人难以想像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