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盆”意何指?
-
作者:马赫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蒋介石集团 国民政府 司马迁 司马氏 报任安书 意思说 新闻记者 作者 大公报 王安石
-
描述:巧妙驳答之言:"我服从司马迁的一句话,戴盆何能望天?"作者随后加以注释:"意思说,头上已戴上了新闻记者的盆子,便看不见别的了。"此说则似属疏虞。因妄陈管见,以求正于作者并编者。司马氏的这句话,原见于他的《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从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他的意思是说:戴盆与望天二事不可兼
-
炼字·炼句·炼意
-
作者:石世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炼意 李清照 公孙龙 王安石 杜甫《春夜喜雨》 毛泽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炼字炼句 《卜算子·咏梅》 “入”
-
描述:炼字,即指遣词造句,运用字词的功夫.有的人不注意锤炼字词,诗文写作出来虽也能表情达意,但却摆脱不了平淡俚俗.自从韩愈帮贾岛从推和敲两字中斟酌定一个敲字后,至今都把修改文章叫作推敲,可见要想写好诗文,就得仔细推敲文字,这就是炼字.
-
语少意多 回味无穷
-
作者:李勤印 来源:新语文学习(初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寓意深刻 白居易 长恨歌 胡应麟 唐玄宗 沈德潜 宫词 宫女 七言 回味无穷
-
描述:这首五绝语言很平淡,但精警动人,寓意深刻,自来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说:语意绝妙,合(王)建七言《宫词》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清代沈德潜《唐诗
-
纵意所如:《毛公鼎》临摹解析
-
作者:薛元明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用笔 碑帖 对比 李瑞清 笔法 篆书 篆隶 金文 历史
-
描述:为五体之祖,先取法篆隶而涉猎楷行,能够游刃有余。书法虽存多体之变,却有诸多相通之处,包括笔法、笔意、气息、神韵等。
-
“是”和“不是”:卢西安·哥德曼悲剧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
作者:刘芳 来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剧辩证法 应是 所是 悲剧 希望 历史 结构 政治 方法
-
描述:论。作为一个悲剧辩证法家,尽管"不是"常常萦绕心中,但是,哥德曼总是坚持说"是",努力实现"应是和所是、悲剧和希望、历史和结构、政治和方法"的辩证统一。
-
辛意云:人的哲学
-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
褒禅山今昔
-
作者:黄茂金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中学 语文教材 安徽 旅游景点
-
描述:褒禅山今昔
-
王安石与褒禅山
-
作者:王国刚 来源:少儿科技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地下河 洞内 洞壁 导游 探洞 返回 头顶 怪兽
-
描述:王安石与褒禅山
-
寻踪褒禅山
-
作者:黄东成 来源:牡丹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陶渊明 欧阳修 游踪 含山县 湖南常德 世外桃源
-
描述:多了,褒禅山太小了。有了黄山,其他景点自然比不过。去的游人少了,慢慢就不出名了。女儿提议,让我务必带她沿着王安石的游踪,到褒禅山去实地考察一番。
-
褒禅山散考
-
作者:陈友冰 钱德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含山县 相对高度 中学 十三年 华山 阳山 马山 至和元年
-
描述:近几年来,外地不断来信询问褒禅山的有关情况,为了搞清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最近,我们伙同含山县教育局、褒山中学的几位同志到褒禅山作了一些考查,现将考查的情况整理成这篇“散考”,以飨询者并就正于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