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清碑文看戏剧家汤显祖的教育观
作者:徐雪凡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碑文  教育观  戏剧家  明清  现实性  博学  失意 
描述:汤显祖博学高才,因官场失意,乃著文以抒怀明志。其著作不仅极为丰富,诗文并茂,且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针对性。我最喜欢读他的碑文,古人云:“树碑立传,刻石流芳”,碑文借勒石以传世,故撰写者需特别认真,不仅内容务求真实,且力求文采灿然,读之令人久久难忘。[第一段]
明清二梦,异曲同工:从《牡丹亭》到《红楼梦》
作者:裴雪莱  来源:山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牡丹亭  杜丽娘  林黛玉  中国古代  封建专制  爱情  现实主义  明清  汤显祖 
描述:。她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写梦,两位贵族少女的婚恋之梦。"二梦"都产生于梦魇纠缠着的现实。
趣在奏刀:论明清印人在篆刻过程中的生命体验
作者:方建勋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刻家  生命体验  明清  文化素养  指称意义  人文情怀  周亮工  国子监 
描述:印人最早出现于何时?清代周亮工的《印人传》,有一则记录,说的是有关于明代文彭在南京国子监任上时购石自刻印章之事。后人便因此将文人自
对初中中国历史“宋辽金元”及“明清”部份改革教材的办法和意见
作者:谢介民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辽金元  历史教材  明清  历史学科  农业生产  总复习  西南地区  北宋  王安石变法 
描述:供大家参考,并請大家予以指正。一、对初中中国历史第六編“宋辽金元”、第七編“明清(鴉片战爭以前)”部分的改革办法。原教材第六、七两編共十二章三十一节,連单元复习共三十三課时(总复习的时間在外)。現
走向21世纪的汤学研究——在“纪念汤显祖诞生450周年学术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研究 
描述:在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戏曲家汤显祖诞生 45 0周年的时候 ,回顾国内外汤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展望 2 1世纪汤学研究的未来
临川方言研究综述
作者:吴碧宇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临川  方言  方言  研究  研究 
描述:从临川方言的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介绍了学者们对临川方言的研究,其中语音研究成果突出,但词汇研究和句法研究,尤其是句法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领域,指出了临川方言的后续研究空间。
王安石佛教观研究
作者:李承贵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佛教观  研究 
描述:与佛教的关系是密切的,但其核心价值始终是儒学;王安石的佛教造诣是高超的,而且时常表现出具有鲜明价值倾向的创造性诠释;王安石认知、理解和评论佛教的态度基本上是宽容的、开放的、入世的.
明清对《牡丹亭》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之研究
作者:程华平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创作方法  创作方法  明清研究  明清研究  理论评价  理论评价 
描述:明清时期的学者们对《牡丹亭》作了细致的研究,他们从作家通过虚构来表现理想与情感、通过对现实的美化幻化来体现作家的主体精神等方面对汤显祖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给予总结。文章结合明中叶以降的社会文艺思潮
明清《牡丹亭》研究中的影射问题
作者:程华平  来源: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牡丹亭  牡丹亭  影射  影射  戏剧文学评论  戏剧文学评论  文学作品研究  文学作品研究 
描述:明清《牡丹亭》研究中的影射问题
明清《牡丹亭》创作心理研究
作者:程华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心理研究  创作心理  创作主旨  研究者  陈继儒  作品  明清两代  张居正 
描述:汤显祖为什么创作《牡丹亭》?他创作这部作品具有怎样的心理特征?这是明清两代许多研究者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课题;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总结,分别精华与糟粕。提炼与吸收有价值的成果,丰富今天的《牡丹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