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与唐明贵先生商榷
作者:乂田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论》  《齐论》  《古论》  出现  次序 
描述: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
明小品的审美特征
作者:夏咸淳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小品  审美特征  艺术散文  小品文  袁宏道  古文家  小品散文  中国散文史  散文创作  汤显祖 
描述:默,博采活的语言,绝少陈言腐语,钩章棘句;它是从“原本六经”、“根极理道”的传统文论中解放出来,取得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散文。明小品的繁荣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三百年后“五四”新散文
明时期文学批评的主体认识
作者:孙蓉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史  明时期  主体认识  精神活动  汤显祖  我国古代  文学表现  批评家  艺术情感  文学创作 
描述:力探索艺术的规律.这种主体认识使文学超越主体现实生存需要,成为显示主体本质力量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汤显祖与明社会思潮
作者:陈寒鸣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药、卜筮、河渠、墨、兵、神经怪牒”2,又与当时知识界有广泛交往。这既使他形成颇为驳杂的学术基础,又使他同各种社会思潮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并由此而显示出自身的思想特色。本文试从思潮史角度对汤氏思想略予论析。管蠡之见,就教方家。一  自明中叶越中王(阳明)学崛起以后,泰州王(心斋)学接踵而兴。心斋是出身盐丁的平民儒者,曾在阳明门下求学。阳明殁后,独立门户,创立泰州学派。心斋及其后学大多致力于儒学的平民化,坚持在下层民众中宣讲儒学的伦理大义,一时轰动天下。他们多成长于平民阶层,对现实社会生活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故其渴望普通百姓能摆脱贫困,享受文化教育,提高道德生活水平,实现所谓“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王道社会理想。他们要求进行社会变革,首先要求打破两汉以来经生文士对于儒学的垄断,摆脱经学教条束缚,还儒学以先秦原始儒学的平民本...
无理取闹
作者:海仁  来源:觉音 年份:194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无理取闹
土匪
作者:暂无 来源:京话日报 年份:191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土匪
明禅学三系及其特质
作者:戴继诚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宿系  临济宗  曹洞宗  净土信仰 
描述:明禅学三系是佛教复兴的重要内容。由于传承不同与对净土信仰的理解有异,三系宗师的行事风格与思想宗旨存在明显分歧。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既可洞悉明禅学的特质与风范,又可管窥佛教的发展走势。
商业精神:明文化活的灵魂
作者:王恺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审美心理  商业精神  商业社会  日常生活  审美趣味  文化市场  文化圈  戏曲  汤显祖  商业意识 
描述:本文围绕商业精神对文化的渗透、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明社会的经济活动的特点、文人审美趣味的商业心理折射,以及士子矛盾心态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试图对明这个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阶段有一个较为
明审美思潮和散文美学
作者:吴文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美  审美范畴  袁宏道  “趣”  明散文  美学  “真”  “性灵说”  唐宋散文  汤显祖 
描述:明代中叶以后至明,和社会结构同步变迁的是,人的心理和审美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心理和意识的汇合,遂形成为特殊的群体意识——审美思潮。明的审美思潮的有机表现方式存在于理论和作品中间。诚然,小说、戏曲
略述汤显祖年在临川奋战的事迹
作者:罗传奇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  略述  万历  诗文集  海盐腔  戏曲家  《邯郸记》  戏曲文学  汤显祖戏剧 
描述: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1550——1616)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春天弃官回到家乡临川,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六月十六日逝世,家居长达十八年之久。这段时期,是汤显祖戏剧文学创作和从事演出活动的黄金时期,是他才华迸发的时期,也是他贡献最大的时期。汤显祖之所以在我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