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11)
报纸(446)
图书(16)
学位论文(9)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50)
地方文献 (75)
地方风物 (20)
宗教集要 (18)
非遗保护 (10)
才乡教育 (9)
文化溯源 (6)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179)
2011(84)
2010(82)
2007(46)
2006(29)
2001(27)
2000(20)
1997(16)
1991(10)
1985(13)
按来源分组
侨报(18)
上海戏剧(4)
世纪行(2)
桥(中文版)(1)
国学(1)
西湖(1)
绿色视野(1)
江苏政协(1)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
安徽日报(1)
千年“黄鹤”又归来
作者:刘澄清  来源:半月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千年“黄鹤”又归来
千年绝对完璧”之我见
作者:孔昭翔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完璧  三宝  对联  风水  瓮城  玛瑙  苏东坡  王安石  北宋  杂志社 
描述:千百年来,被誉为“三宝之地”的绝对“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相传系北宋年间王安石出联,三难苏东坡的名作。去年11月,《对联》杂志社编辑的《民间对联故事》刊载了董章裕题为“千年绝对完璧”的文章,其称道
千年绝对孰完璧
作者:王月英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完璧  王安石  三宝  对联  仄声  玛瑙  分句  道观  真方位  音联 
描述:1995年第二期《对联》杂志,《民间对联故事》栏目中刊载的孔昭翔先生题为《“千年绝对
中国千年大事记略
作者:暂无 来源:正气杂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事记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四库全书》  抗日战争  明成祖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国两制”  王安石变法 
描述:中国千年大事记略
[千年十大事件](中国部分)
作者:暂无 来源:世纪行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吉思汗  王安石变法  蒙古高原  农民负担  政治改革  农田水利  西夏  大蒙古国  统一蒙古  青苗法 
描述:商人的作用,但受到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人反对。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神宗死后,新法被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成吉思汗是13世纪大蒙古国的创建者。原名铁木真。12世纪下半叶,蒙古高原上许多部落受金朝管辖,但部落间长期争战。铁木真历经磨难,善于征战谋略,先后击败蔑儿乞等部落。蒙古高原各部从此均在铁木真的统治之下。成吉思汗即位后展开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05—1209年间二三次攻西夏,迫使西夏称臣纳贡。1211—1215年间两次伐金,占领中都(今北京)。1218年起先灭西辽(即哈剌契丹),随即攻灭花剌子模,前锋抵达印度河。其中一支曾越过太和岭(今高加索
千年印象篇
作者:平川  来源:中国酒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王安石变法  欧洲  中世纪  启蒙运动  公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类  黄河  十八世纪 
描述:时间:公元1000年~公元1299年大事:1045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048年,黄河决口于河南,河工创造《三埽合龙门法】巧堵黄河决口;
千年之后再谈王安石变法
作者:张军  来源:月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宋神宗  改革运动  积贫积弱  免役法  市易法  均输法  社会基础  保甲法 
描述:贫,那么改革只会因失去社会基础而偃旗息鼓,或必然走上改弦更张的道路。自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任王安石为参知改事议订新法
一枝梅花香千年
作者:谢汝平  来源:林业与生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政治家  墙角  爱情  积雪  章法  累积  含糊  历史 
描述:累积于心中,只是那番为国为民的情怀,就像这从不掩饰的花香,穿破陈腐的历史,历久弥香.
舒同:书大江南北 同千年风骨
作者:陈大鹏  来源:中华英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舒同:书大江南北 同千年风骨
阅读千年:走出传统文化的怪圈
作者:秦晖  来源:中外企业文化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抑兼并  王安石变法  权力制衡  走出传统  司马光  “性恶论”  性善论  伦理中心主义  自由放任  小共同体本位 
描述:先生开创“大历史观”、柏杨开创‘中国人史观”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秦晖先生从怪圈症结角度演绎,续增先生从文化结构的形成角度,都可以称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历史应当多角度多视点地观察和备述,才能使得历史呈立体状、多色彩状。其实方法和角度很多,李约瑟从科技角度已有成功论著(不过工程太大),今后从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人口生产、行政方法……都能演绎历史,只是我们考虑到刊物的特点,只能拣着简洁明快的刊发。希望能有各路专家大胆试探,我刊会为您作铺垫和予以协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