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绂学术历程与国内李绂研究述略
作者:王含卿 王常启 夏益  来源:跨世纪(学术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陆王心学  研究 
描述:旗通志>、<穆堂初稿>、<穆堂别稿>、<春秋一是>、<临川县志>等著作.综观李绂一生著述,洋洋洒洒数百万言,这不仅传承了其人之学术理路,更重要的是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载(尤其是清史).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研究述评
作者:韩李茁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研究  述评 
描述:《涵芬楼文谈》在清末民初面世之后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其理论价值遭到遮蔽,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该书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回顾和评述。
论词义引申在训诂实践中的应用:孙诒让《周礼正义》研究
作者:方向东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引申  研究 
描述:代语文学》中指出,孙氏《周礼正义》训释《周礼》词语有十端,其中—端就是从多角度训释词义,有引申义,有古义.据笔者在研读中统计,孙氏在《周礼正义》中共有177处运用引申来训释词义.本文在对这些用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举例归纳所用的条例和方法.
20世纪以来曾巩研究综述
作者:孟丽霞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研究  冷落  评价  薄弱点 
描述:对曾巩的研究一向没有像唐宋其他七家一样平衡,曾巩的研究在文学史上曾经一度出现过无人问津的阶段。本文试图对曾巩的研究从20世纪至今进行简单的整理;试图从整理中看到曾巩研究的薄弱点。
评邓广铭、漆侠五十年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
作者:李华瑞 郭志安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广铭  漆侠  王安石  变法  研究 
描述: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评述了当代著名史学家邓广铭、漆侠半个世纪以来研究宋代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特点、方法和贡献 ,并指出了两人在研究方法、观点上的异同
富弼的计较与不计较
作者:清风慕竹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晏殊  才子  文艺 
描述:富弼小的时候很喜欢读书,过目成诵,因而有“洛阳才子”之称。他曾经以茂才(秀才)的身份参加北宋经常举办的文艺沙龙,为范仲淹所赏识,称叹他有“王佐之才”,并把他的文章推荐给了当时的宰相晏殊。恰好晏殊
进一步搞好文化遗产研究领域里的革命--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
作者:徐安怀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研究领域  毛主席  刘邦  无产阶级专政  武训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林彪 
描述: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毛主席还指出,要作到这些就必须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
文艺与“赶集”
作者:修远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红楼梦》  文艺市场  《少年维特之烦恼》  艺术作品  《红楼复梦》  《后西游记》  水浒外传  爱情悲剧  国民文化素质 
描述:文艺与“赶集”文/修远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看得正来劲,忽然炒出一部《纽约人在北京》来,叫人既惊讶又难于接受。“赶集”,是文艺市场里的一种常见现象,追溯起来,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后西游记》、《水浒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作者:暂无 来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推荐书目  “振兴中华”  读书活动  刘绍棠  文艺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社编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温元凯  张贤亮 
描述:“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唐宋诗之争(三)
作者:齐治平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之争  中国文学  批评史  清代学风  胡应麟  封建王朝  封建时代  清人  学术  文艺 
描述:前人聚讼之问题,莫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