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易误读的几则文史常识
-
作者:张海卡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正意义 明朝 伯劳 良药 周礼 药材 道德败坏 蟾蜍 蜈蚣 燕子
-
描述:一、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
-
易误解的五大文史常识
-
作者:郭灿金 张召鹏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伯劳 常识 周礼 燕子 公室 分飞 明朝 真正意义 药材 比喻
-
描述: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使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
-
求真探微:黄永年先生的文史研究
-
作者:郝润华 王忠禄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史研究 黄永年 求真 中华书局 周邦彦 专家
-
描述:古籍整理概论》(陕
-
士大夫以藏书闻者——司马光
-
作者:非文 来源:晋图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司马光 王安石 书堂 夏县 神宗 政事 熙宁 文史 藏书
-
描述:其子公休曰:吾每岁以二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
-
《黄永年古籍序跋述论集》序
-
作者:贾二强 来源:书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永年 序跋 述论 古籍 读书治学 文献积累 版本目录 文史
-
描述: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生涯,而先生一生与书相伴,其富藏书久为人知,其精于赏鉴则更为人艳称,想必关心这一选题者亦广有人在,因此特以这部《古籍序跋述论集》呈献给读者。[第一段]
-
独游山寺
-
作者:刘斧 杨振中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史 金陵 王安石 古地名 南京市 临川 江苏省 文化常识 东西 双人
-
描述: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①。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②。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③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④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
-
《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四年吗
-
作者:周密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新政 王安石 失败 散文 变法 改革 文史 推进
-
描述:《文史天地》2013年第9期刊登一篇题为《王安石与王雾:推进"变法"的父子兵》的文章,其中写道:"1044年……‘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职邓州,并在此写下名篇《岳阳楼记》,抒发改革失败的愤懑心情
-
新世纪的《书目答问》——读黄永年先生《目录学》讲义
-
作者:董运来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录学 《书目答问》 黄永年 先生 讲义 世纪 深入浅出 古文献学 厚积薄发 版本学 工具书 合订本 词语 文史 丛书
-
描述:新世纪的《书目答问》——读黄永年先生《目录学》讲义
-
研治古代文史的必备入门书籍:读黄永年先生著《古文献学四讲》
-
作者:辛德勇 来源:书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献学 研究 书评
-
描述:在现代社会中,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具备某些必备的基础知识。从事中国古代文史方面的研究,则首先需要对于古代文献具有相应的了解。道理很简单,历史已经远去,我们只能主要依靠古代文献的记载,尽可能地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