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5)
期刊文章(3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4)
地方文献 (5)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22)
2011(11)
2010(5)
2009(4)
2007(4)
2006(1)
2005(1)
1996(3)
1995(1)
1991(2)
按来源分组
沈阳日报(12)
抚州日报(9)
汕头特区晚报(5)
闽西日报(4)
电影艺术(1)
农村经济与技术(1)
杜甫研究学刊(1)
延河(1)
健身科学(1)
齐鲁晚报(1)
程砚秋与宋德珠合之金山寺:[照片]
作者:徐寄庼赠  来源:半月戏剧 年份:194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程砚秋与宋德珠合之金山寺:[照片]
林黛玉听戏及其他--《审美与意志之思考》读后谈
作者:周述成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审美心理定势  审美心理活动  审美活动  意志活动  审美经验  心理功能  审美心理结构  《牡丹亭》  审美对象 
描述:文对林黛玉听戏的论
美丑都在情和欲之间——《牡丹亭》与《金瓶梅》比较谈
作者:卜键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同一时代、同一社会背景下的
美丑都在情和欲之间(《牡丹亭》与《金瓶梅》比较谈)
作者:卜键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门庆  兰陵笑笑生  杜丽娘  汤显祖  潘金莲  李瓶儿  古典小说  文学巨著  封建礼教 
描述:美丑都在情和欲之间(《牡丹亭》与《金瓶梅》比较谈)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应是哲学层次的发现:马克思的发现
作者:张凌云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理论前提  理论前提  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  哲学层次的发现  哲学层次的发现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描述:本身即是马克思哲学。前者改变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导致唯物史观成为直观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后者则使唯物史观失去了内在的哲学维度而走向实证化。其实,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它是把实践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的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的发现,均奠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人与对象世界在实践中生成的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所以,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并非唯物史观,而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
李纪恒:区攻坚不能单兵突进
作者:马丽文  来源:中国扶贫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1500万,占全省人口的38%左右.同时,深度贫困人口仍然是云南扶贫工作的重点,而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和藏区四个连片特困地区有深度贫困人口147.5万人,占全省160万深度贫困人口的92%." 因此,贫困问题仍是制约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连片特困地区已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短板中的短板、难点中的难点,成为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关于将黄鹤—金铃区打造成“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
作者:陈志泰 刘建平  来源:新重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国土资源部  黄鹤  地质资源  石柱县  观赏价值  自然景观    保护性开发 
描述:府驻地以东、石黔路的六塘乡—黄鹤乡政府驻地以北、冷水镇
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作者:赵超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气象  自然气象  物感说  物感说  审美意境  审美意境 
描述:物感说”中的混沌一体,到唐宋时期“兴感说”中的条分缕析,可洞悉这种作用的历史发展轨迹;另一方面,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主动运用自然气象的意境营造功能,形成了不少凝结历史传统和民族心理的审美意境,如“对床夜雨”、“寒夜听雨”等。
关于将黄鹤一金铃区打造成“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
作者:陈志泰 刘建平  来源:新重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国土资源部  黄鹤  地质遗迹  观赏价值  地质科学  自然区域  人文景观 
描述: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和较高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截止2011年11月,国土资源部共公布六批218家国家地质公园。
龚廷贤<<万病回春>>治男女不育不孕症验方验案
作者:李颖 吴伯英  来源:陕西中医函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病回春  女子不孕  男子不育  中医药疗法 
描述:明代江西名医龚廷贤之名著《万病回春》医理精深,经验独到。其治疗男女不育孕症的验方验案及所阐发的医理,尤为深刻。本文对此书治疗男女不育不孕证的验方验案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初步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