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澄的脾阴观
-
作者:濮正琪 董娟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脾 脾 中医学术发掘 中医学术发掘
-
描述:目的:总结介绍吴澄的脾阴观.方法:搜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吴澄治虚损重视补脾阴.明言脾虚有阴阳之分,创立多种理脾阴之法.选方用药颇具特色,首选芬香甘平,善用血肉填精,升清阳以轻清
-
护齿乌发方——固齿丹
-
作者:魏嘉涛 来源:医学文选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固齿 护齿 破故纸 名医别录 白蒺藜 生地黄 引经药 龚廷贤 青盐 《万病回春》
-
描述: 固齿丹源于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正方。药物组成:生地黄60克,白蒺藜(炒去刺)60克,香附(炒)120克,青盐45克,破故纸(炒)30克,没石子(大者)4个。将上药研为细末,早晨擦牙,津液咽下,久用自然能固齿乌发。本方药外可以辟秽解毒,收涩
-
谈古典文学女性形象的阴柔美
-
作者:乐萃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古典文学 杜丽娘 杨玉环 审美情趣 汤显祖 阴柔之美 阴柔美 李隆基 罗敷
-
描述:的成功之作.在我国古代社会,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妇女始终处于被压迫的低下地位,她们的聪明才智固然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她们还因美貌而最容易受到伤害,她们或者成为某些男人泄欲的工具,或者成为生儿育女的机器,甚至利用她们作为攫取财富的手段,许多美丽的女子是为了取悦男人而生存的.但是,就在她们当中,不泛才貌双全,立志投身社会,追求自由,向往忠贞的爱情,以及蕴藏着反抗精神的女性,这些女子的阴柔之美,常常成为文艺家们所着力塑造的女中俊秀.作家们十分注意作品中将她们外貌的美与心灵的美密切结合起来,赋予她们具有活生生的、有灵性、有感情的人来加以表现,从而体现了作者各自独特的审美情趣.
-
吴澄理脾阴小议
-
作者:王士荣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脾阴虚 脾胃内伤学说 脾胃学说 吴澄 重大作用 内伤脾胃 补气升阳 虚劳 脾阳 阳虚
-
描述:藏营。”揣之脾阴,当属中焦水谷之“营”及人体所籍以消化水谷精微之津液。后世谈脾与厥漏脾阴之重大作用。东恒“脾为死阴”之说独重脾阳用事,适
-
陆九渊思想是“阳儒阴释”吗?
-
作者:王文亮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陆九渊思想是“阳儒阴释”吗?
-
吴澄理脾阴法初探
-
作者:董胡兴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脾阴正方 清代医家 虚劳 外感 吴澄 用药规律 泄泻 血肉有情之品 紫河车 脾胃
-
描述:吴澄,字鉴泉,号师朗。安徽歙县人,清代医家。幼颖悟而嗜读《易经》,并随其父客于江浙间。因求功名未中,遂精研《内》、《难》,著《新方论注》四卷,《注新方汤头歌括》一册,以传于世。吴氏以济世之心,自叹“外感类内伤,
-
《书湖阴先生壁》探颐
-
作者:穆建涛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书湖阴先生壁》 诗歌 宋代 王安石 题壁诗
-
描述:《书湖阴先生壁》探颐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解读
-
作者:汤蒙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王安石 解读 解读 创作风格 创作风格 政治生涯 政治生涯 政治诗 政治诗 写景诗 写景诗 黄庭坚 黄庭坚
-
描述:王安石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超过了他的文章.由于他政治生涯的坎坷不平,晚年退居江宁.心绪趋于平静,吟诗学佛,因此也带来他创作风格上的变化,最为显著的是以写景诗代替了政治诗.其风格与早年不尽相同——早年意气自许,风格多廉悍;晚年转向深婉清丽,活泼自然。黄庭坚评曰:“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
“一水护田将绿绕”句中“将”字辨析
-
作者:路昌樾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等师范学校 现代汉语 审美效果 教学过程 中介词 环绕着 写人 写作 移情
-
描述:河环绕着绿油油的田地”,“将”的意义语焉未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则不加思索地以为“将”与现代汉语中介词“将”的用法相同而忽略不提。
-
亲经患难知断杀:苏东坡的护生故事
-
作者:范文丽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护生 乌台诗案 王安石 回忆说 朝政 监禁 变法 苏辙 心性
-
描述:忆说,"自下狱后,念己亲经患难,不异鸡鸭之在庖厨,不欲使有生之类,受无量怖苦,遂断杀。"经历世路辗转,尝过人间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