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山房诗说
作者:吴敬梓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敬梓  《文山房诗说》  《野有死麇》  《诗》  《说文》  四始六义  辟雍  《关雎》  《周礼》  《左传》 
描述:吴敬梓失传著作〈文山房诗说〉在上海发现》和7 月 日涂宗涛《王献唐与吴敬梓〈诗说〉》) 现将《诗说》全文整理刊出,其中每则序号为笔者所加
应是“徙立信”
作者:谷士锴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社  中国史  立信  书评 
描述:《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袁腾飞说中国史》(上)(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中有这样一段活:有个成语叫徒立信。说的就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当时商鞅为了让百姓信服听从自
花园:戏曲想像的异
作者:周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后花园  古典戏曲  乌托邦  爱情戏  现实世界  心理空间  文化空间  超现实  心理情感  《牡丹亭》 
描述:空间的格局与特定心理情感与社会伦理的关系;最后,它是社会文化空间、传统与制度生产的幻象空间,它在现实之中又超越现实之外,是沟通并跨越现实与梦幻、生与死的界限的“想像原野”。
改革应是“帕累改进”
作者:邹薇 庄子银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区分象征和物言志
作者:杨帆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言志  象征  表现手法  表达  艺术手法  王安石  形象  作者  区分  概念 
描述:象征和物言志是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各类考试多有涉及。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感到,这两种表现手法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浅析如下:象征和物言志都借助某一物象来表述另外的东西
物言志 含蕴有味
作者:乐燎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言志  古典诗词  表现手法  表达  王安石  作者  作品  诗法  主旨  客观事物 
描述:诗法指津"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吴澄解、补二法治疗外损初探
作者:梁皓越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虚劳病  外损病     
描述:本文对清代虚劳专家吴澄所著的《不居集》进行探讨,从使用原则、所治病证、组方原则、解二法对比4方面论述了吴澄解、补二法在外损证中的运用,旨在为虚劳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浅析胆经俞穴应是地五会
作者:范郁山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皆认为足临泣即是足少阳胆经的俞穴,五行属性为。这主要是以《灵枢·本输》"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荣;注于临泣,临泣
种子苗、应是植物检疫的重点
作者:曲能治  来源:植物检疫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植物检疫  农业现代化  繁殖材料  有害生物  生产单位  植物产品  苗木  危险性  经济建设  种子苗 
描述:满足生产单位的要求,随意更改原审批单,请口岸所放行,这是很不慎重的作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
“给力”的屯溪老街“棰酥”
作者:张帮俊  来源:农产品加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屯溪老街  文化特色  徽州  步行商业街  清明上河图  明代戏剧  汤显祖  建筑风格  旅游  现场制作 
描述:"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意思是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想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而屯溪老街更是具有徽州文化特色的旅游佳处,这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有着"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