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5)
期刊文章(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9)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21)
2013(2)
2012(2)
2010(9)
2009(2)
2005(1)
2001(1)
1993(3)
1991(1)
1985(1)
按来源分组
彭城晚报(2)
贵州都市报(1)
山东商报(1)
南方都市报(1)
淮北晨报(1)
今晚报(1)
淮北日报(1)
政府法制(1)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
党风建设(1)
我国最早的官办药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药店  官办  宋神宗  失败  渊源  卖药  公元  熙宁  打击 
描述: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官办药店。它的创建与当时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颇有渊源。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在历经爱子病逝的沉重打击后,年迈体弱的他心灰意冷,决意告别政坛,归隐山野。临别之时
应是“折实单位”
作者:邓子同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平均价值  平均价值  投机  投机  实物  实物  打击  打击  稳定  稳定  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  天津  天津  监狱警察  监狱警察 
描述:《监狱警察》(东方出版社2010年1月)一开头就说:"1950年1月23日,清河农场的第一批建设者进驻茶淀。时任清河训练大队大队长的牛正清,手里拿着当时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示
以动制动,快速反应是打击、震慑刑事犯罪的有效措施
作者:朱明  来源:犯罪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以动制动,快速反应是打击、震慑刑事犯罪的有效措施
宋代王安石借嫖娼打击政敌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国财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脸樱唇,玉指纤纤,秋波滴溜,歌喉婉转,道得字真韵正,令人侧耳听之不厌”;茶坊也有妓女,“莫不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荡心目”;元宵佳节,诸酒店的妓女更是“群坐喧哗,勾引风流子弟买笑追欢”。
也谈持有型犯罪——非法持有应是“作为犯罪
作者:秦博勇  来源:中外法学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法持有  持有型犯罪  犯罪行为形式  持有行为  毒品罪  行为人  否定概念  持有犯罪  第三行为形式  形式逻辑 
描述:。其中,有学者认为,这标志着一种新型的,既不同于作为又不同于不作为的犯罪行为形式——持有行为的产生。《中外法学》1993年第6期刊登的饶景东同志《议持有型犯罪》中提出“持有是独立于‘作为’和‘不作为
法人应是环境犯罪的主体
作者:钟澜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环境犯罪  犯罪主体  法人制度  代理人  保护环境  犯罪案件  公害  法学界  看法  不同意 
描述: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法学界颇多争论。不少同志认为,凡是法人都不能成为犯罪主体,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法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在环境
犯罪动机应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
作者:余欣喜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犯罪动机  要件  犯罪目的  刑法  必要条件  司法实践  定罪量刑  犯罪行为  危害程度 
描述:犯罪的性质。这些犯罪主要是指:刑法第120条的伪造或倒卖计划供应票证罪。第124条的伪造有价票证罪,第148条的伪证罪,第164条的制造、贩卖假药罪,第168条的赌博罪,第169条的引诱、容留妇女
犯罪主体不应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
作者:傅家绪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犯罪构成理论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  惩罚犯罪  客观要件  犯罪行为  社会危害性  主观方面  具体行为  罪与非罪 
描述:刑法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以特拉伊宁为代表的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刑法学家们,以马克思
法人应是环境违法的犯罪主体
作者:钟澜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犯罪主体  环境违法  法人  积极作用  民事法律关系  社会主义公有制  自然人  法律责任  违法行为  法律行为 
描述:然人的失职行为所造成的,因此法人不能对此负责;③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
论侵占罪不应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作者:蔡雪冰 贺秋华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刑法》  侵占罪  犯罪对象  中国  “告诉才处理”  被害人 
描述:现行刑法把侵占罪规定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这是不妥当的,它导致对合法公私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不力。从完善立法的角度而言,刑法应否定侵占罪告诉才处理的规定,而将侵占案件划入到公诉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