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2)
期刊文章(161)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3)
地方文献 (17)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6)
宗教集要 (5)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72)
2013(16)
2011(33)
2010(32)
2007(19)
2005(7)
2003(5)
1999(5)
1997(2)
1991(4)
按来源分组
哲学研究(1)
法音(1)
中国宗教(1)
淄博晚报(1)
老同志之友(1)
美文(上半月)(1)
上海支部生活(1)
重庆工学院学报(1)
佛学研究(1)
教师(1)
论晏殊与柳永的寿词
作者:贾先奎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柳永  柳永  寿词  寿词 
描述:寿词这一角度,比较了晏殊和柳永二人在表现内容方面的异同,分析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客观地评价了它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从写作动机方面探讨了二人寿词的情感倾向和目的,从而对这一历来较少
李浩培:国际私法殿内的大法官
作者:林海  来源:法律与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国际私法学  大法官  国际法院  国际刑事法庭  学术贡献  中国法学  海牙  凌日  荷兰  前南斯拉夫 
描述:法院内高高飘扬的联合国旗帜降下半旗,为他哀悼。这位以
说“
作者:李索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分之  刺得  霉味  《文汇报》  十个阶段  本义  阶段完成  1990年  《周礼  发展过程 
描述:分之一”当为多少? “”本义为“完成”。《说文·戊部》:“,就也。”“十分之一”是由“完成”的意思引申而来的。
巩义慈云禅寺五十三峰境图研究
作者:孙晓岗  来源:美与时代(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济宗  青龙山  形成发展  曹洞宗  发展史  重要价值  寺院  十七年  佛教发展  碑铭 
描述:慈云禅寺在巩义境内,原始建筑已毁,仅存古碑残碣五十余件,塔碑铭文四十余块,这些文物对于慈云禅寺形成发展的记录都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揭示,为研究此寺院的发展史以及佛教在中原的传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真可谓是有补史之缺失,详史载之记述,有着重要价值。
论“外王”之学在宋代向“内”之学的转化
作者:李静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  外王  封建统治  董仲舒  传统儒学  王安石  自我修养  《公羊春秋》  宋代理学家  天人感应 
描述:“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其目的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内”与“外王”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理天下的手段,本来以“仁”和“礼”的思想形式统一在孔子思想中。但是,秦汉以来,在地主阶级上升时
三峡巴东,千年文化视野中的灵山
作者:邱令钟  来源: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视野  三峡  灵山  王安石  北宋  文化取向  苏东坡  诗词  宋词  楚辞 
描述:壹巴东多奇峰峻岭,有大河长川,更多岁月风雨……大约三千年前,廪君西迁,拓疆巴国,烽火相接,波伏浪涌。大风之歌没有及时地飘进三峡,魏武之鞭,挥不过长江以南——巴东,远离中原文明,它几乎是一片文化的荒漠。所幸这第一个公元千年即将结束之际,历史穿过
“内”还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讲学金陵的学术建构
作者:杨天保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王学  王学  《三经新义》  新学 
描述:对象——一种极富“外王”指向性的“三经新学”,大有分别。
“内”还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讲学金陵的学术建构
作者:杨天保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王学  王学  三经新义  新学 
描述:对象-一种极富“外王”指向性的“三经新学”,大有分别。
焚画
作者:杨新  来源:北京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焚画
宗周与
作者:吴申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穆天子  西征    洛阳  周穆王  历史地理  郭璞  胡应麟  人物故事 
描述:理之重要文献。《穆天子传》曰:西征“自宗周瀍水以西”,郭璞注:“瀍水,今在洛阳;洛,即宗周也。”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