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为何批评孟尝君?
作者:南海  来源:南风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尝君  批评  战国  改革者  变法  人才  关公  公元前  赵国 
描述:,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孟尝君门
批评古人应有的放矢
作者:吴小如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孟尝君  史记  批评  王安石  古人  缺点  先秦  作者  文章 
描述:近来读了两篇批评古人的文章。一篇载于1996年11月11日济南日报,题为《之瑕》,指出司马迁的《史记》有五个缺点。缺点之一,认为《史记》记汉事详而记先秦事太略,说它是一部头小肚小腿小而脚特大的畸形
教学中“批评”的灵活运用
作者:谢芳  来源:新课程.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  教学  体罚学生  《三字经》  教育形式  社会经验  优质教育  王应麟 
描述:一个"灯塔"的角色,给孩子的成长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优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体罚学生,
苏东坡批评王安石
作者:陈晓秀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批评  文学家  宋代  毛病  大人  口水  著名  诗经 
描述:,斑鸠有七个孩子,连它们的父母算在一起不正好是九个鸟?” 王安石这才明白,苏东坡是在批评他所编写的《字说》——书里确实有不少望文生义的解释,不禁脸红了。 我们在学习语文时,千万不要犯望文生义的毛病
音乐课不应是理论的堆砌
作者:李赛  来源:黑河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课  学生  优质课  音乐教学  理论  堆砌  音乐欣赏  新课改  交响乐  动画片 
描述:始了万里讲解的第一步。先从木管讲起,一直到铜管、弦乐、打击乐组,反复使用图片,强行让学生记忆。接下来就开始了概念性的叙述——什么是管弦乐队?大屏幕上打出来,生毫无感情色彩地读一遍,然后把学生分成4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之后再来抢答,抢答后还有“可爱”的笑脸发。欣赏《卡门序曲》时,先从序曲的概念讲起,把诸如速度、力度、音区、情绪、表现内容等程式化地写出来,生做选择题。选择题做完,又让不懂指挥为何含义的学生起立指挥,甚至节奏都错了。显然,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大大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给了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以为随便比划一下就是指挥。 笔者认为,一节用于评比的优质课,或是平时的随堂课,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分清上课的对象。八年级的学生,审美还处于一个浑沌的阶段,伴随着他们的是常换常新的流行音乐。
吴梅的戏曲批评
作者:邓乔彬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梅  戏曲批评  元剧  作品  汤显祖  杂剧  四梦  中国戏曲  香囊  词藻 
描述:》,亦有戏曲批评的内容。但是,诚如传统诗话、词话一样,清代以前的戏曲批评往往失之过简,令人“点”而难“悟”,尽管有些评论十分精到,但总的说来是不成系统的。 清人姚燮(1805—1864)曾作《今乐考证
王思任戏曲批评
作者:佘德余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思任  《西厢记》  杜丽娘  《牡丹亭》  王实甫  汤显祖  戏曲批评  人物形象  封建伦理道德  祁彪佳 
描述: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当时及其
现代书法家批评胡小石
作者:姜寿田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小石  现代书法  李瑞清  书法教育家  现代学术史  特殊经历  家庭教师  地位  批评  清代碑学 
描述:胡小石在现代书法史上的地位,虽然远逊于他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但作为一代书法教育家李瑞清的一代传人,他在现代书法史上也自有其不可忽视和替代的地位。胡小石早年曾在李瑞清家任家庭教师,这段特殊经历使他得列李瑞清门墙。
论汤显祖戏曲的言情观──兼论明清戏曲发展
作者:许艳文  来源: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  言情观 
描述:以明清戏曲发展为背景,论述了汤显祖戏曲“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言情观,以反对吴江派以音律为戏曲的审美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汤显祖“情”战胜“理”的审美理想。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独特价值
作者:谭坤  来源: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  价值 
描述:明初剧坛深受“道学风”和“时文风”的影响,戏曲创作一度陷入低谷。汤显祖高举“情至”的旗帜,扭转了当时不良的创作倾向,成为开一代风气的戏曲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浓郁的感情色彩,充满了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