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独特价值
-
作者:谭坤 来源: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 价值
-
描述:明初剧坛深受“道学风”和“时文风”的影响,戏曲创作一度陷入低谷。汤显祖高举“情至”的旗帜,扭转了当时不良的创作倾向,成为开一代风气的戏曲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浓郁的感情色彩,充满了个性化
-
汤显祖戏曲中茶的社会文化
-
作者:赵国栋 于转利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茶的社会文化 戏曲
-
描述:汤显祖戏曲中有着丰富的茶的社会文化内容,既有直接对茶文化的描述,也有各种各样对茶文化的运用,通过他戏曲中的茶文化反映了明朝时期许多社会文化特征。
-
略论宋代政论文的说理特色
-
作者:杨日明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论文 欧阳修 宋代 王安石 文学现象 文章 范仲淹 特色 知识分子 作者
-
描述:了大量的政论文。值得说明的是政论文在我国源远流长,《左传》、《战国策》均有不少精彩的片断,西汉贾谊也写了不少完整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繁荣起来,并形成一
-
论两宋御史台之建置及其特色
-
作者:刁忠民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御史大夫 中垂 建置 特色 宋初 宋代 定制 谏官 南宋 王安石
-
描述:宋御史台之重,达驾汉唐之上,而于一代政治之影响至深且钜焉。为其所重如此,自宋代以来,名臣良史,多有论述,而南宋史家蜀人李焘尤致力于此。焘尝撰《天禧以来御史年表》、
-
论青春版《牡丹亭》对“戏曲进校园”的启示
-
作者:汤玲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戏曲 戏曲 校园 校园
-
描述:由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传统戏曲艺术成功走进校园提供了借鉴之路。在审美视觉化和媒介充斥的多元文化消费时代,戏曲艺术进校园,应精选剧目以契合青年接受心理;分析青年审美风尚以在改编中注入
-
壮族蜂鼓的沿革、形式、特色和发展
-
作者:韦土良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壮族舞蹈 特色 莫一大王 伴奏乐器 壮族人 发展 形式 周礼 瑶族 宋代
-
描述:蜂鼓的源流沿革蜂鼓,为壮族的一种古老击乐,一般长约60厘米,两端敞口,状如喇叭;陶腔皮膜,以绳绷紧,中间细长,酷似蜂腰,故名。究其源可上溯至《周礼》所记的“土鼓”,西汉
-
谈《世医得效方》的灸疗特色
-
作者:黄世福 蔡国弘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灸疗 效方 灸法 危亦林 骨伤科 灸治 特色 元代 医学 针灸
-
描述: 《世医得效方》,系元代江西南丰医学教授危亦林(1277—1347)所编著。该书乃取平时所用古方,验而无失者,并与其家传五代以来得之师授者,类萃而成。于至正五年(1345年)刊行。书中按元代医学科目编纂,分十三科记述,其中对骨伤科病症治疗,尤多发挥,在针灸疗疾方面,亦有不少
-
戏曲之况味
-
作者:颜湘君 来源:书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人生 白先勇 刘希夷 牡丹亭 昆曲 故事 无限 少年 唱腔
-
描述:依依呀呀的唱腔中,原有着无限的韵致和深情,待得有了一定生活阅历,看过了人事沧桑,方能解得其中几许况味。
-
《牡丹亭》艳曲惊芳心:从黛玉欣赏《牡丹亭》谈人物性格与戏曲
-
作者:于颖华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戏曲 戏曲 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
-
描述: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是独占鳌头的。曹雪芹大胆地抛弃了俗套小说公式化、概念化的传统写法,跃向了更高的艺术境域,调动种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性格,戏曲仅其中之一。而林黛玉欣赏
-
浅谈《牡丹亭》戏曲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
作者:金珊珊 来源:金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 牡丹亭 牡丹亭 多样化 多样化
-
描述:的不断完善。本文通过《牡丹亭》为案例,探究戏曲传播形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