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盾 可视可感的自然之声
-
作者:王天翔 来源:优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语言 音乐家 实验音乐 园林 昆曲 美国记者 心灵 自然 牡丹亭 实景
-
描述:有所渴望的心灵听到了他们自己的心音源地。他找到了
-
张世铮昆剧专场书感
-
作者:陈朗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折子戏 《牡丹亭》 《长生殿》 穷途落魄 东坡剧院 剧目 人物性格 乾隆时期 流行歌曲
-
描述:张世铮昆剧专场书感陈朗本文图片摄影:俞成夫今年夏热,各地皆然,而杭州为甚。客居"天堂".日炙霞蒸.况味可知。8同中旬.雪雯忽来相告:杭州将举行"金秋曲会",有几个专场,内9月12日晚为张世铮昆曲老生
-
天人感应是古代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
-
作者:王玉华 来源: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人感应 民本思想
-
描述:古代民本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儒家对于天人关系的认识,即天人感应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天人之间是能够互相感应的,天意常常要通过民情体察出来,而作为天意权力的体现者君主必须通达民情,必须重民、恤民、爱民,并以此作为专制统治的有效补充
-
《紫钗记》的季节感与生命意识
-
作者:翁敏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季节 季节 汤显祖 汤显祖
-
描述:汤显祖的《紫钗记》具有极强的季节感,并从中透露其鲜明浓郁的生命意识。剧本第2出《春日言怀》,就是从元和十四年立春之日开始的。生扮李益上场,唱了一首【珍珠帘】,中有羁旅消魂寒色里,悄门庭报春相问:才情
-
传统耻感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耻感文化 先秦时期 传统 《光明日报》 春秋战国时期 《尚书》 《周礼》 《诗经》
-
描述:的行为有重要的作用。降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均从各自的角度论述和实践着耻感文化。
-
人与造物的感通:读赏苏轼《游金山寺》
-
作者:张晶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金山 审美感受 江南江北 纪游诗 思乡曲 长江源 深黑 鱼尾 绝顶
-
描述: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这是一首纪游诗,又不仅是一首纪游诗;这是一首思乡曲,又不仅是一首思乡曲。读着这篇名作,可以产生更多的审美感受。
-
《牡丹亭》的“集唐诗”及其英译:《牡丹亭》译后感之二
-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全唐诗》 汤显祖 集唐 定场诗 英译 柳梦梅 石道姑 中国古典戏剧 出生年代
-
描述:《牡丹亭》的“集唐诗”及其英译:《牡丹亭》译后感之二
-
好新闻应是一面旗——省第八届好新闻消息部分定评感述
-
作者:孔祥科 金志毅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等奖 好新闻 好消息 工作人员 地市报 定评 新闻价值 高校报 作品 开除公职
-
描述:上的评选,所以,在系列评比中获得高档次奖励的作品在省级评比中不一定同样获得高档次的奖励;而在系列评比中有些获奖档次较低的作品经过反复斟酌,却在省级好新闻评比中获得较高档次的奖励。作为工作人员,我们感到定评委员们对于省级好新闻的讨论、筛选、推荐、提名以及最后的
-
读王安石的《兼并》、《感事》、《发廪廪》诗
-
作者:中共眉山县委员会革命大批判组 来源:四川通讯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王安石的《兼并》、《感事》、《发廪廪》诗
-
姜洪鲁:悦于目,感于心,敏于行
-
作者:李华斌 朱帅 谢唯立 来源:中国审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法院工作 法院院长 审判方式改革 音乐评论 美国音乐 司法改革 化解矛盾 副院长 司法工作
-
描述:美国音乐杂志专栏作家约翰.琼斯在1994年年终的音乐评论中写道:"NewAge(班得瑞乐队的一首歌名)为现代人创造了一片美丽新世界,引领人们找回生命最原始的感动……"这一段乐评引起了姜洪鲁强烈的共鸣:当忙碌了一天后,在静谧的夜晚听着班得瑞的音乐,就会感觉到,真正的寂静,并非是全然无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