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揭半斋璇玑遗述》等四种
作者:暂无 来源:文献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南京图书馆  广昌  经术  合二而一  文学  见解  璇玑  南昌  咸丰 
描述:广昌揭暄撰。按刘大千《广昌志》文学传云:揭暄字子宣,号韦纶,别号半斋,衷熙子,以经术荐辟。衷熙殉发遇害,暄枕戈洫血,图所以报,计百出,贼急走险。暄用谍者间贼左右,反有为之用者。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第四团有日益发展之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这个战略宏图,受到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一再破坏和干扰。红军党内存在着的各种错误思想倾向,也严重地妨碍了这个行动方针的执行。
广昌路上(减字木兰花)
作者:暂无 来源:解放军歌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广昌路上(减字木兰花)
广昌“孟戏”的考察与研究
作者:李启福 李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形态  传说故事  田野调查  历史渊源  艺术特点  孟姜女  高腔 
描述:孟戏指专演孟姜女传说故事的戏曲,它作为成熟的一种戏曲形态,又名盱河戏,形成于明朝,距今五百余年。其唱腔以高腔、并吸取四大声腔之首海盐为主,特点鲜明、音乐古朴;具有元代古南戏曲音韵。笔者曾对江西广昌
江西广昌孟戏探析
作者:毛礼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广昌县  江西  戏曲研究  长城  南戏  海盐腔  探析  演出  弋阳腔 
描述: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村和大路背刘村,仅有盱江一水之隔,两地相近。从明代开始,甘竹镇曾、刘二村先后演出两种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俗称孟戏。其中赤溪曾村演《孟姜女送寒衣》;大路背刘村演《长城记》。两种孟戏虽然都唱高腔,一唱众和,只以锣鼓为伴奏,
《槎陂志》不是《广昌县志》
作者:白木  来源:修志文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槎陂志》不是《广昌县志》
数字化技术在“广昌孟戏”保护中的运用
作者:王东 程渊 罗建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大,我们发现传统的技术保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存在着许多缺陷。本文以江西客住县广昌县的“孟戏”为例,提出了将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之中的新思路,并介绍了具体的运用方法。
广昌孟戏开台至今五百年
作者:吴若峰  来源: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祭祀方式  祭祀方式  戏曲文物  戏曲文物  戏剧研究  戏剧研究  孟姜女  孟姜女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在偏僻的山村农家族群中,以戏曲版本,家族祭祀方式,沿承传唱了五百余年。这出发现于江西广昌甘竹镇的族传祭祀戏《孟姜女送寒衣》,被国内戏剧研究家称之为活的戏曲文物。每到
广昌孟戏民歌时调的原生态特质
作者:陈利利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原生态特质  原生态特质 
描述:广昌孟戏为例,着重分析明清戏曲中遗存的民歌时调元素问题,重点对明万历年以后流行的【驻云飞】、【山坡羊】、【锁南枝】、【傍妆台】、【寄生草】以及清与近代的小曲【夫妻观灯】等6支民歌时调的曲牌音乐体系
广昌“孟戏”高腔曲牌的声腔特点
作者:高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戏  声腔  曲牌  特点 
描述:广昌"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因此,本文从"孟戏"曲牌的声腔为例进行分析,主要论述高腔曲牌在"孟戏"声腔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