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
报纸(11)
学位论文(5)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4)
按年份分组
2014(6)
2011(7)
2010(4)
2009(3)
2007(3)
2006(2)
2005(3)
2003(2)
2000(2)
1995(1)
按来源分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古籍研究(1)
江淮论坛(1)
汕头大学出版社(1)
百姓生活(1)
成功之路(1)
经济研究信息(1)
文史知识(1)
新领军(1)
语文学刊(1)
乐钧生平和家世考证研究
作者:欧阳伟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生平  家世 
描述:子王痴山之女,乐钧和王氏共育有四儿一女。
李宗瀚:平和刚劲,领袖当时
作者:雷树德  来源:书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进贤  庶吉士  翰林院  武英殿  太仆寺  春湖  纂修  宗人府  湖南  都察院 
描述:宗人府府丞。十九年为都察院左副
道教对汤显祖生平和创作的影响
作者:朱宇炎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道教思想  《牡丹亭》  吕洞宾  《邯郸记》  《阴符经》  “临川四梦”  玉茗堂四梦  文学创作  太常寺 
描述: 在明代剧坛上,江南才子汤显祖以他的一部《牡丹亭》赢得了众多佳人才子的倾倒,从而独领风骚数百年。《牡丹亭》作为一部杰出的戏剧作品,曾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几令《西厢》减价”,其影响之巨大与深远自不待言,它奠定了汤显祖作为一代剧坛巨匠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此外,汤显祖还以他的《玉茗堂四梦》和篇帙
苏辙史论散文的舒缓平和之美
作者:徐正英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辙  散文风格  结构形式  主要特点  “稳”  文势  文奇  可理解  曾巩  晋武帝 
描述:平和特色的呢? 首先,体现为整饬而又曲折的结构形式。苏辙的史论散文,从结构来看与曾巩相似,都
冲淡平和,自成一格-访谢逸
作者:吴隐林  来源:杂文界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冲淡平和,自成一格-访谢逸
“■” 传说的文化心态
作者:王焰安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心态  传说  考题  作证  赶考  状元  婚礼  作答  人生价值 
描述:婚礼上使用甚广的“■”,据传为王安石所创。传说云:大比之年,王安石赴京赶考,见一招婿联为: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作证。他日,考题为:龙王设宴,风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于是,以招婿联作对而金榜题名中状元,以考题作答而洞房花烛娶娇妻。双喜临门之际,喜
曾巩:赢在心态
作者:王爱军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个妹妹。
论晏殊词的创作心态
作者:王建根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主人公  创作心态  《破阵子》  《人间词话》  及时行乐  距离效应  词人  人生况味  浮生若梦 
描述:具有了更多的自由:朱乔尊云:“词虽小技……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词愈微,而其旨益远。”②刘体仁云:“词中境界,有非诗之所能至者,体限之也。”③王拯云:“(词)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④既然不登大雅之堂的词能将“欢愉愁怨之致,动了中而不能抑者”⑤渲泻出来,那么,文人士大夫就不必把“心扉”隐藏起来,不必总把超然的或理性的面孔呈现给人看,而是可以把人生许多共同的感情体验通过词释放出来。晏殊的词,正是在对纯粹的个人感受的悉心体察和对人生况味的执意品尝方面,表现了其独到的努力。他把狭窄窈深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情志细细剖析和咀嚼,对常情常理作出了超乎常人的发现,读来使人如吐骨红,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他的词是上承“花间”的,受冯延已影响尤深;“曼元献尤喜冯延已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已乐府。”③“冯...
词人苏轼思想心态探析
作者:张金同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思想心态  王安石变法  入世进取  乌台诗案  北宋  进退两难  陶渊明  探析  人生课题 
描述:社会状况为参照系,对词人苏轼的思想心态作一些探析。
《今世说》与王晫心态
作者:陈文新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世说新语  周亮工  文言小说  成熟标志  人性觉醒  生存价值  传奇体  笔记  心境 
描述:中国的文言小说,大致说来,包括传奇体和笔记体二种,其中,笔记体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而成熟于魏晋南北朝。作为其成熟标志的便是人们谈了又谈的《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人性觉醒的时代,人的感情,人的风度,人的生存价值,这些都空前地受到重视。在这种汹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