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课”应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课”
-
作者:河北 王连蓬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作文课”应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课”
-
“作文课”应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课”
-
作者:王连蓬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课 感悟生活 创新实践
-
描述:作文课程不应局限于课堂,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作文课真正成为学生不断创新的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
从《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考王安石早年的水利实践
-
作者:陈牧川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水利思想 水利思想 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 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 实践 实践 东钱湖 东钱湖 学士 学士 青苗法 青苗法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文学史上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最伟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政治经济改革,即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包括经济政策、军政政策、教育、治水政策、外交政策
-
如何理解陆九渊与诠释学
-
作者:刘磊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诠释学 实践
-
描述:陆九渊是宋明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学说被一些学者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冠以"生命实践诠释学"、"依他诠释学"和"实践论诠释学"等名称。其实,陆九渊的学说并非伽达默尔式的哲学诠释学,而是施莱尔马赫式
-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柱石——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华文化的承传
-
作者:宁新昌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是 本是 应是 实践 性理 理性
-
描述:重视“性理”,而忽视理性的缺陷
-
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
作者:李开复 来源:职业技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大学生 大学生活 自修 基础知识 实践
-
描述: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生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
语文课也应是美育课
-
作者:夏之放 来源:美育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语文课也应是美育课
-
课尾应是什么标点符号
-
作者:朱华东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点符号 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 感叹号 走出课堂 作业 逗号 省略号 问号 课堂教学
-
描述:课尾应是什么标点符号
-
我们的课让学生记住了什么
-
作者:肖明华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学生参与 老师 调动学生 袁世凯 记忆 凤阳 印象 历史教师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儿聊到过去的事情,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起来,学生们纷纷对我说:"肖老师,还记得我吗?我在您的历史课上演过袁世凯。当时您对我
-
“新”课与“心”课:从《闺塾》反思现代中学爱情教育
-
作者:张曲 来源:湖南教育(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教育 《闺塾》 “心” “新” 中学 《关雎》 陈最良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闺塾》中陈最良先生讲解《关雎》,逐字注解之外,只拿圣人之“无邪”来训诫。面对春香质疑,又拿“多嘴”来斥责。对于爱情,老先生谈虎色变。“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痛苦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幸福,惟恐避之而不及。《关雎》给了杜丽娘爱的精神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