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0)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11(3)
2010(1)
1999(3)
1995(1)
1994(1)
1991(3)
1990(2)
1988(3)
1959(1)
按来源分组
文艺评论(2)
文史哲(1)
中国社会科学(1)
历史研究(1)
物流技术(1)
党风与廉政(1)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怀化师专学报(1)
文学评论(1)
中国收藏(1)
宋元时期理学的论争与《宋元学案》的理学观点
作者:卢钟锋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家  太极图说  气质之性  朱熹  陆九渊  黄宗羲  无极  全祖望  学史  分殊 
描述:》编纂者的理学观点。根据《宋元学案》的综论,宋元时期理学的重大论争,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吴澄:一个正在被认识的重要文论家
作者:查洪德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元学  理学家  著作  学者  文论家  宋元 
描述:吴澄(1249—1333),字幼清,晚字伯清,元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在元为一代学宗,学者称草庐先生,《宋元学案》有草庐学案,著作有《吴
试论宋元科举考试与韵图
作者:王兆鹏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考试  韵图  《韵镜》  进士科  指掌图  诗赋  《文献通考》  王安石变法  《礼部韵略》  《宋史》 
描述:宋代科举,仍以进士科为最重要。马永卿在《懒真子》中写道:“本朝取士之路多矣,得人之盛,无如进士。盖有一榜有宰相数人者,古无有也。”①进士科考试内容仍以诗(或者词)赋为主要内容,其限韵之法依唐旧制。“太平兴国三年九月,始诏进士律赋,平仄次第用韵。而考官...
江西出土宋元墓志选录
作者:陈柏泉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安县  王纯  祖考  碑志  南康  平江  《宋史》  江西  虞集 
描述: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五代宋元
作者:陈海铃  来源:中学文科参考资料(高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融合  王安石变法  封建经济  继续发展  宋元时期  民族关系  经济重心  北宋  海外贸易  历史特点 
描述:宋元时期的历史特点是:由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到全国统一;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更加发达;文化高度繁荣。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时期。
江西宋元刻书事业初探
作者:漆身起 王书红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刻书  江西  宋代  欧阳修  藏书家  王安石  刻印  私家藏书  杨万里  书院 
描述:下了难于数计的古代文献,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江西古代刻书事业的发展.
宋元德育思想的实施方法初探
作者:王月清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育实施  德育思想  陆九渊  实施方法  尊德性  道问学  白鹿洞书院  教书育人  德育理念  《百丈清规》 
描述:宋元德育思想的实施方法初探
对《宋元学案》中陈澔传略的一些订正
作者:李才栋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记  书院  理学家  都昌县  朱熹  虞集  四书  经师  奎章阁  同治 
描述:陈澔是元代的理学家,著有《礼记集说》。陈澔的礼记集说和朱熹的四书集注,曾经是明清两代各类学校的“御定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统一标准①,影响是相当大
宋元丰官制改革成效分析
作者:葛桂莲  来源:发展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制改革  成效分析  元丰  北宋中叶  行政效率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御史台  一分为三  官僚机构 
描述:宋元丰官制改革成效分析·葛桂莲北宋中叶,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危机的加深,积贫积弱之势日益严重。为了挽救赵宋王朝的统治,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即“王安石变法
试论北宋元祐诗坛兴盛的原因
作者:秦寰明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梅尧臣  宋诗研究  苏舜钦  诗歌创作  前提条件  王安石  三个阶段  晚唐体  黄庭坚 
描述: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真宗景德、咸平之际,西昆体为代表,二是仁宗庆历前后,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为代表,三是仁宗嘉祜前后,王安石为代表。描述这三个时期的宋诗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宋诗如何从五代芜杂萎靡的诗风中振起,又如何逐渐摆脱唐诗而形成宋诗的个性,这些,都为元祜诗坛的兴盛准备了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