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数学学习应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作者:周卫平  来源:安徽教育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学生主体性  教师  问题情境 
描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采用的传统教学法的一种特点就是直接把教学结论“说给学生听、写给学生记、做给学生
自主学习”不应是一句时髦语
作者:邱贻根  来源:教学案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时髦语  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主体地位  新课程背景  人教版教材  研讨活动  实验基地 
描述:效果。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一同探讨。
《伤伸永》教学中的成长教育渗入
作者:钱海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长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教学  《伤仲永》  七年级下册  实验教科书  个人成长  王安石 
描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纪事”第五课选录了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见闻录《伤仲永》。文章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一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应是绿肥红瘦:谈《归去来兮辞》的主旨教学
作者:赵光才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主题  教学  探讨  心灵自由 
描述:文章由传统解读所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入手,立足文本,注重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去探索新背景之下的时代主题理解,采用诵读、联想、讨论、延伸四步法对《归去来兮辞》一文的主旨探究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的理解——追求心灵的自由,在师生的交流中实现了在课改背景之下的有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课堂高效。
低端教育应是“失败者的教育
作者:张鸣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失败者  教育  未成年人  《新京报》  致人死亡  受害人  打火机 
描述:从《新京报》上看到四个未成年人虐杀妇女的消息,我感到震惊。这四个未成年人,毫无人性地用带钉子的木棍打人取乐,甚至脱光受害人的衣服,用打火
应是拼音学习的准备教育
作者:赵岭  来源:早期教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入学准备  儿童学习  拼音教学  能力准备  学习准备  教育效益  语言教学  学前期  学习兴趣 
描述: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把儿童拼音学习的准备教育列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的内容是无可非议的。目前急需大家深
教做人:应是教育的主旋律
作者:黄庆忠  来源:当代电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做人  教学任务  道德品质  文化素质 
描述:《光明日报》记者日前对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进行了一次专访。崔永元就教育问题谈了他的忧虑,他说:“教育是常让我感到忧虑的事情,其中最大的忧虑是如何教人做人这一点。我个人认为,这是教育的主旋律。”
融冰之后,应是学习日本”再出发
作者:郭光东  来源:学习之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  学习  中日关系  中国文化  明治维新  温家宝  国会 
描述:启迪。当此中日融冰之始,我们若能放下大国国民身价,重提“以日为师”,虚心向日本学习,或许是真正融解坚冰的一个开端。[第一段]
教育的责任应是提升人的价值
作者:李景华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价值  责任  教育  学校 
描述:在学校中创作的唯一的主题与作品就是立于天地之间大写的人字。康德称之谓,人是最高目的!
《牡丹亭·游园》教学设计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文学样式  文学样式  文学意义  文学意义  自主  自主 
描述: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戏剧.了解其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 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学会自主鉴赏曲词。 3.认识《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