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求美的心灵——读《花头》
-
作者:郭治国 来源:美术之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求美 牡丹花 杨万里 刘禹锡 宋代诗人 高尚品质 姹紫嫣红 创作过程 读者观
-
描述:花容,作为美的象征,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世界上如果没有花容,就不会有万紫千红,生活中有了花容,就多了几分情趣,多了几分色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花容进行了描绘和赞叹。古人王安石在诗中曾这样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短短的
-
论我国古代咏春诗的哲理
-
作者:陈宏硕 来源: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咏春 哲理意义 王安石 文心雕龙 人生经验 发展规律 物色篇 形象鲜明 姹紫嫣红
-
描述:蕴。本文拟就古代咏春诗的哲理启示、哲理存在的各种形式及其富于哲理联想的原因,进行一些具体剖析,希望能有助于我们对占诗哲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的探讨。
-
石人山的杜鹃花
-
作者:袁占才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人山 杜鹃花 杜鹃鸟 大自然 根雕艺术 王安石 璀璨夺目 黄遵宪 姹紫嫣红 映山红
-
描述:石人山的杜鹃花袁占才石人山最多的花是杜鹃花。因其开放时璀璨夺目,映红整座山体.几欲天际烂漫的云霞接壤,故更多的人习惯叫映山红。山里老百姓性直吐音重.常把映字喊做“照”,“照”尽管不如“映”字文雅,但更贴切.把杜鹃花绽放时的热烈、活泼、坦诚性格表露无遗...
-
赏菊
-
作者:王文光 来源:青海金融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菊花 王安石 陶渊明 显得年轻 统计干部 智者千虑 抒发情感 姹紫嫣红 获得成就 陶冶情操
-
描述:赏菊
-
白先勇姹紫嫣红看遍,奈何无常
-
作者:李乃清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蒋介石 无常 理想爱情 宋美龄 父亲 张爱玲 宋庆龄 白崇禧
-
描述:"时间它是个常数,一直在那里,谁也逃不过,永远都在走,可我们存世的事没一个是永远的,就是佛讲的‘无常’。《牡丹亭》表面上写一段那么美的理想爱情,其实它背面传递的,最美的东西还是无常的"
-
姹紫嫣红开遍,迷影惊梦新视觉
-
作者:廉锋 来源:创意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视觉 国家大剧院 《玉簪记》 摄影展 摄影师 昆曲 演出
-
描述:年来在世界各地记录青春版《牡丹亭》及新版《玉簪记》的珍贵画面
-
白先勇 姹紫嫣红看遍,佘何无常
-
作者:李乃清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常 白先勇 《牡丹亭》 理想爱情
-
描述:“时间它是个常数,一直在那里,谁也逃不过,永远都在走,可我们存世的事没一个是永远的,就是佛讲的‘无常’。《牡丹亭》表面上写一段那么美的理想爱情,其实它背面传递的,最美的东西还是无常的”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古代爱情戏艺苑巡礼
-
作者:沈尧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戏 爱情生活 杜丽娘 汤显祖 我国古代 封建婚姻制度 文艺作品 四人帮 思想感情 人民群众
-
描述:我国古代
-
姹紫嫣红又一年(一九八○年的中篇小说)
-
作者:阎纲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篇小说创作 人到中年 短篇小说 作品 中年人 文化大革命 作者 铜钟 刘绍棠 继续发展
-
描述: 一九七九年,中篇小说勃兴的一年。一九八○年,中篇小说勇进的一年。蜚声文坛的《人到中年》和《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联袂而往,出现在八○年的年初,为一九八○年中篇创作的继续发展,行了一个奠基礼。写中篇的人越来越多了。
-
姹紫嫣红 争奇斗艳——略论《牡丹亭》多元化的舞台演出
-
作者:曹树钧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台演出 多元化 莎士比亚 汤显祖 艺术史 中国 昆曲
-
描述:比喻.实际上是说莎土比亚、曹禺、汤显祖都是不同时期的艺术高峰.他们的作品同样都是人类艺术史上创造的瑰宝。[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