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渊心学的区别
作者:秦方鹿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渊心学的区别
王安石新学哲学的创立
作者:张立文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太极    性命  新故相除 
描述:乐结合并当于理的情之发动;再次,王安石提出新故相除说,不仅明确万物运动变化的趋势,亦是其变法的理论支撑。王安石的性命之理、道德之意为理体学的开创起着推动的作用,其《三经新义》亦开出转训诂之学为义理之学的先风。
朱陆《太极图说》之辩的文化误区
作者:张俊相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图说》  周敦颐  《太极图》  陆九渊  道家  文化观  《无极图》  周濂溪  河上公  《宋元学案》 
描述:家的,所以,《太极图说》“疑非周子所为。不然,或是其学未成时所作”,意即《太极图说》起码不能代表周敦颐的成熟思想。而朱氏则认为,周敦颐“不由师传,默契道体,建图属书,根极领要”,把“图”与“说”都
太极——兼论周敦颐理论的历史地位
作者:孙映球  来源: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太极图说》  无极  历史地位  朱熹  宇宙生成  陆九渊  星际物质  王廷相  《通书》 
描述:是他人之文。诚如大家所知,朱熹和陆九渊
陈道永 太极养生观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体育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达到修行养生的境界。而且,练习太极可以使我们的心静下来,可以使我们的心态越来越好,可以使我们从追名逐利的俗事中解脱,人也不会太浮躁,身心都能放松。 我们常说,太极拳是一种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的意气力
从“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浅议陆九渊心学对《孟子》
作者:向聪颖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孟子》  "心"与"政" 
描述:陆九渊的心学对于《孟子》思想的阐释,着重从《孟子》思想中的“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两个方面挖掘.在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体系中,“心”和“政”是其心学的一体两面.他通过修“不忍人之心”达到“不忍人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辨──读《陆九渊集》札记之四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  太极  阴阳  阴阳         
描述:主宰”,以张扬人的主体意识。
重新认识“心性之学”
作者:葛荣晋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之学  学术界  太极  圣人  宇宙  重新认识  中国哲学史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哲学  陆象山 
描述: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心性之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心性之学”的深入研究,我觉得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试论雷思齐的道教易思想
作者:章伟文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经》  大衍之数  《周易》  天地之数  道教  通变  太极  易图  《易传》  “五” 
描述:雷思齐,字齐贤,江西临川人。宋亡后,去儒服,称黄冠,独居空山之中,致力于道教理论研究,人称“空山先生”。曾著《老子本义》、《庄子旨义》、《和陶诗》及《易图通变》、《易筮通变》等书,为当时学界所敬仰。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曾礼请雷思齐为龙虎山玄学讲师,著名...
从陆九渊到王守仁--论“心学”的彻底确立
作者:赵士林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太极  王守仁  圣人  无极  宇宙  心学  心即理  陆王  理论形态 
描述:下“心学”从陆九渊到王守仁臻于成熟、彻底确立的内在思想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