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一下宋朝沈括的B面
-
作者:任万杰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沈括 王安石 宋神宗 梦溪笔谈 博学多才 硕果累累 杭州 外交家 成就
-
描述: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人。是《梦溪笔谈》的作者,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还精通其他学科,是卓越的工程师和出色的外交家,可以说此人一生硕果累累。A面听完了,让我们翻到B
-
庆春时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庆春时 赏春心情 环境描写 拟人手法
-
描述:庆春时
-
京城听昆曲以最风雅的方式享乐
-
作者:海风 来源:健康伴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生 昆曲 《牡丹亭》 老年人
-
描述:皇家粮仓的厅堂版《牡丹亭》 这一边,关锦鹏的昆曲《怜香伴》刚刚在保利华美谢幕:那一边,看场昆曲这一亦古亦今的消费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时髦。
-
谁的游园惊了谁的梦:听昆曲《牡丹亭》
-
作者:张一凡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作为古老的剧种昆曲是否还能带给人古典的审美感受,还是说已经渐渐被人淡忘。昆曲《牡丹亭》无论是作为戏文还是戏曲都有它独特的美好之处,等待人们发现与欣赏,尽管剧种可能已经古老与陈旧,但美好的东西却是仍有余温的。
-
听曲随记——江苏省昆剧院的一次演出
-
作者:徐知免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江苏省 兰苑 剧种 折子戏 南京 样点 朝天宫 演员 《牡丹亭》
-
描述:昆曲人人说好,但不兴盛。多年以来,南京,作为省会,都没有一个象样点的演出场所。朝天宫背后建的那座兰苑剧场格式典雅、质朴,很适宜于如昆曲这样的剧种在里面演出,当然,现在还是缺少个与之配合的良好后台,尚有待改善,但这算是“从无到有”了。一大好事!
-
听王谦书记忆往事
-
作者:孙东升 赵来群 王春明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小平 山西人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 “四人帮” 中学教师 省委书记 文化大革命 省委机关 小伙子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描述:听王谦书记忆往事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
作者:李白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
听李纪周谈“放松学习”
-
作者:吴非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贪官 法盲 犯罪率 良心 道德 学习
-
描述:听李纪周谈“放松学习”
-
听潘逊皋先生说“永字八法”
-
作者:陈援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永字八法 编纂工作 中华书局 北京二中 著名作家 副校长 刘绍棠 从维熙
-
描述:前些天,我去潘逊皋老师家。潘老是我的中学老师,后来做了副校长,再后来调入中华书局做辞书编纂工作。他是北京二中深受同学尊敬的国文台柱,广大校友心目中永远爱戴的师长,其中包括他的学生刘绍棠、从维熙、舒乙、尹世霖等一批著名作家。绍棠生前说潘老是他走上文学之路的启蒙教师,真正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作者:李白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梅花 贾谊 郎中 作者 去国怀乡 诗歌 李白 夜郎 唐诗
-
描述: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