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14)
学位论文(522)
图书(118)
会议论文(53)
报纸(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35)
地方风物 (118)
地方文献 (116)
非遗保护 (33)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32)
2009(106)
2008(95)
2007(96)
2005(71)
2001(37)
1999(41)
1994(24)
1993(17)
198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61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0)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书品(4)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学术月刊(3)
天津人民出版社(2)
齐鲁书社(2)
晋中学院学报(1)
巴蜀书社(1)
百年来《周礼》研究的回顾
作者:刘丰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研究  回顾 
描述:《周礼》的成书时代作了深入的研究,由此表现出《周礼》研究当中的不同方法与特征。
明代汤显祖戏剧研究述论
作者:杨安邦 黄建荣  来源:大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研究 
描述:整理和分析,肯定明代汤显祖戏剧研究在戏曲发展史上的积极意义.
1992年宋遼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作者:王蓉貴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哲社版  宋代  社科版  李清照  古籍整理  四川  王安石  出版社  古籍出版 
描述:1992年宋遼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李绂学术历程与国内李绂研究述略
作者:王含卿 王常启 夏益  来源:跨世纪(学术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陆王心学  研究 
描述:旗通志>、<穆堂初稿>、<穆堂别稿>、<春秋一是>、<临川县志>等著作.综观李绂一生著述,洋洋洒洒数百万言,这不仅传承了其人之学术理路,更重要的是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载(尤其是清史).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研究述评
作者:韩李茁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研究  述评 
描述:《涵芬楼文谈》在清末民初面世之后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其理论价值遭到遮蔽,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该书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回顾和评述。
论词义引申在训诂实践中的应用:孙诒让《周礼正义》研究
作者:方向东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引申  研究 
描述:代语文学》中指出,孙氏《周礼正义》训释《周礼》词语有十端,其中—端就是从多角度训释词义,有引申义,有古义.据笔者在研读中统计,孙氏在《周礼正义》中共有177处运用引申来训释词义.本文在对这些用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举例归纳所用的条例和方法.
20世纪以来曾巩研究综述
作者:孟丽霞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研究  冷落  评价  薄弱点 
描述:对曾巩的研究一向没有像唐宋其他七家一样平衡,曾巩的研究在文学史上曾经一度出现过无人问津的阶段。本文试图对曾巩的研究从20世纪至今进行简单的整理;试图从整理中看到曾巩研究的薄弱点。
评邓广铭、漆侠五十年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
作者:李华瑞 郭志安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广铭  漆侠  王安石  变法  研究 
描述: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评述了当代著名史学家邓广铭、漆侠半个世纪以来研究宋代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特点、方法和贡献 ,并指出了两人在研究方法、观点上的异同
发扬民族灿烂文化 培养古籍整理人才
作者:郁默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整理研究  古典文献  讲习班  人才培养工作  古文献学  民族  黄永年  古籍研究  招生  北京大学 
描述:.希望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培养一支2500—3000人左右的古籍整理队伍.这个设想,
曾巩的“目录序”及其对古籍整理的贡献
作者:王河  来源:赣图通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曾巩的“目录序”及其对古籍整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