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7)
报纸(17)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
地方文献 (3)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1)
2012(7)
2009(9)
2006(3)
2002(2)
2000(3)
1998(3)
1994(2)
1989(2)
1981(3)
按来源分组
佛教文化(2)
生活报(2)
湖北中医杂志(2)
文史参考(1)
文学教育(上半月)(1)
文史知识(1)
黑龙江日报(1)
燕都晨报(1)
内蒙古电大学刊(1)
湖南中医药导报(1)
附注射液的药理研究
作者:吴树勋 兰庆荣 张建新  来源: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附注射液  药理研究  人参总皂甙  附子总生物碱  救逆  配伍机理  休克  人参注射液  危亦林  经典方剂 
描述:附汤”系元代危亦林献出的五代秘方,它是中医临床近七百年的一首“救逆回阳”、“大温大补”的要重经典方剂。 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企图阐明该复方的“回阳救逆”的药理基础,分析其配伍机理,为临床上
玉屏风散应用3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辉  来源:中国乡村医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  固表止汗  临床实践  白术  重用黄芪  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  防风  危亦林 
描述:玉屏风散出自元朝危亦林撰写的《世医得效方》,由黄芪、防风、白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为治表虚卫阳不固的汗证而设,本方以药味少、立意深、易变通为其独到之处。《方剂学》第5版将其归为固涩剂
“塞因塞用”除鼓胀
作者:姜厚德  来源:家庭中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塞因塞用  龚廷贤  补中益气汤  人参  藩王  炙甘草  白术  明代  饮食  元气 
描述:明代万历年间,鲁藩王朱三畏进京述职,皇上问及家人近况。藩王说:"蒙皇上圣恩,一切均好,惟贱内(对妻子的谦称)痼疾难医,延医近百人,皆无功而返。"
漫谈玉屏风散——兼答新加坡读者吴先生问
作者:连建伟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屏风散  新加坡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白术  固表止汗  自汗  防风汤  丹溪心法  朱丹溪  危亦林 
描述:剂学专著大多注明来源于《世医得效方》。但经笔者查对,元·危亦林(1277—1347年)《世医得效方》中并无此方,而发现朱丹溪(1281—1358
《春梦》同题共赏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江南  主人公  湘江  诗的语言  盛唐边塞诗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奇” 
描述:春梦 [唐] 岑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试论岑七言古诗的艺术风格
作者:张学忠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言古诗    边塞诗人  独特风格  七言歌行  胡应麟  诗歌  艺术风格  高适  初唐四杰 
描述:时,亦有不够精当之处,即总是把岑和高适的诗放在一起,统概之曰:“悲壮”。这种评论起源于宋朝严羽,他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讲道:“高岑之诗悲壮。”此后代相沿袭,成为定论。如胡应麟云:“高岑以悲壮为宗
李安平文选
作者:李安平  来源:北方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最奢侈、最理想的生活了,除此似乎就别无所求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幅对联有了更深的理解,父亲去世后,每次暗诵起这幅对联心里都会拂过一丝忧伤,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佳话小说
作者:景刚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明末清初  “才子佳人”  中国古代小说史  《金瓶梅》  爱情故事  人情小说  唐传奇  启蒙思想  《牡丹亭》 
描述: 一 明末清初,佳话小说盛极一时,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佳话小说又称才子佳人小说。“佳话”和“才子佳人”这两个词最早就出现在明末清初的这类小说中。如拼饮潜夫《春柳莺序》:“男慕女色,非才不韵;
江西历史人物
作者:谢苍霖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历史人物  王安石  中国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  欧阳修  文献记载  士风  士大夫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描述:个时期值得一提的有两人:钟绍京和郑谷。钟
现代新儒家与陆九渊
作者:韩钟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系  心学  朱陆异同  回复本心的直觉法  道德形上学  习心  良心  心的文化  人格尊严  人格价值学说  人格教育实践 
描述:现代新儒家如何评价陆九渊?本文从多侧面以一鳞半爪反映了个中消息。从学脉来看,现代新儒家仍属程朱或陆王两派,当然也有新的分学派法。前驱梁启超以至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张君励、徐复观等.可谓陆学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