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
-
作者:沈松勤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台谏制度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文字狱 御史中丞 “乌台诗案” 苏轼 新旧党争 侍御史 谏官
-
描述: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沈松勤《宋史》卷三九○传论有“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之说。作为一种监察制度,北宋台谏在巩固君主集权的过程中,确曾起过积极作用;台谏对北宋学术文化的繁荣所起的促进作用,近来
-
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
作者:沈松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党争 创作主体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 西昆体 公体 生命意识 参政主体 新旧党争
-
描述: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
从三篇《朋党论》看北宋的党争
-
作者:成长健 师君侯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朋党 欧阳修 王禹 苏轼 范仲淹 北宋党争 吕夷简 司马光 王安石 旧党
-
描述:论文。如果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探讨这三篇文章,就不但有助于了解这三位历史人物在他们所处时代翻云覆雨的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地位,而且结合当时的斗争实际,还可以看到北宋一代党争的发展特征。
-
苏门词人与北宋党争
-
作者:曹丽芳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门词人 北宋党争 苏轼 王安石
-
描述:苏门词人的活动时期几与北宋新旧党争相始终,他们的命运沉浮可以说是与党争息息相关.隶属于旧党一派的苏门词人在新旧党争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打击,考察他们与党争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
范仲淹和“庆历党争”
-
作者:萧正宇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吕夷简 欧阳修 朋党 苏舜钦 参知政事 北宋 余靖 王益 开中
-
描述: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但由于庆历时期的“党争”,受到保守派的排挤,改革主张无法实现,终于失败。钱公辅在《义田记》中对他的评价是:“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
-
北宋“党争”与儒学复兴运动的演化
-
作者:刘复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学复兴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范仲淹 欧阳修 北宋中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庆历新政 程颐 新旧之争
-
描述:北宋中期, 儒学复兴思潮掀起高潮, 政治革新运动也一浪高似一浪。新儒们在实践“王道”政治理想的同时, 对于如何改造现实社会却发生了严重分歧, 以致政治上的“党争”不断, 儒学复兴运动也随之不断深入
-
北宋文官政治与熙丰党争
-
作者:金强 葛金芳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官政治 熙丰党争 王安石变法
-
描述:本文从剖析北宋文官集团的社会心理和行政管理入手 ,认为北宋文官政治具有两大特性 ,其一 ,矛盾的复合性格 ;其二 ,低下的行政效率。这两大特性使得文官政治成为党争的源泉和推进剂。而在此制度背景下展开
-
我最喜欢北宋
-
作者:蒋勋 来源:社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欧阳修 王安石 做官 苏东坡
-
描述:我最喜欢北宋。像欧阳修、王安石这些人,都可以进退不失据.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对人格的完美要求,他们做官不是为别人而做,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理想,所以他们非常清楚做官与不做官之间的分寸。苏东坡
-
诗意消遣的文人自娱词
-
作者:韩国彩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晁补之 士大夫阶层 北宋 财政困难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黄庭坚 党争
-
描述:北宋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非但没有解决与高度封建集权相伴而生的政治腐败、军事无力和财政困难,士大夫阶层由于政见不同、议论相异
-
王安石废除钱禁:北宋后期钱荒的爆发及其影响
-
作者:石俊志 来源:金融博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期的钱禁法令 钱禁法令是关于钱币的禁止性法令,一则禁止百姓铸造铜钱;二则禁止百姓毁钱铸器或挟钱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