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作家——配合课文《师恩难忘》
-
作者:蒋文汇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读书法 中篇小说 北运河 家乡 写作 文学创作 作家 新小说 课文
-
描述: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作家——配合课文《师恩难忘》
-
论艺术灵感
-
作者:曾照华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灵感 常态思维 灵感思维 文学艺术 混元气 智能气功 参照系 超常思维 超逻辑思维 汤显祖
-
描述: 灵感,这是一个十分具有魅力的术语。自它问世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学艺术家和评论家都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聪明,在灵感理论的王国里辛勤耕耘,留下了丰硕的果实。今天走进其中,仍然香气四溢
-
非日常性写作与“70”—代的精神气息:李浩小说论
-
作者:郭艳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集 20世纪70年代 日常性 神气 写作 思考者 观察者 寂寞
-
描述:集《侧面的镜子》。
-
点燃学生诗歌创作灵感的火花
-
作者:孟鹏博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学习 诗歌创作 创作灵感 点燃 火花 桂林山水 小学语文教学 王安石 四书五经 思维
-
描述:叶圣陶先生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思维。"那么,能否在陶冶学生性情,扩展其思维的基础上,放飞学生的思绪,让其饱含激情地记录下自己当时诗歌创作的灵感呢?笔者结合新课标
-
编辑应该坚持写作
-
作者:凤翔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晚报 编辑工作 从事写作 在业余时间 本职工作 “文革”前 新闻界 刘绍棠 北京史 抗日战争初期
-
描述:编辑应该坚持写作
-
亦真亦幻:谈《游园惊梦》的设计灵感
-
作者:王琼 来源:公共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游园 汤显祖 灵感来源 作品 中国本土 艺术家 牡丹亭 戏剧家 代表作
-
描述:陶瓷和宝石等材料,精心营造出一幕幕"情"与"景"。作品由四个吊坠和四个胸针共
-
应是“柳三变”
-
作者:全展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三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文学概论 二阶段 灵感 出版社 宋词 作者 柳永
-
描述:《文学概论四十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59页谈到灵感产生的第二阶段,在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后,注明作者为欧阳修,这是错误的。查《全宋词》第25页,可知作者应是柳永
-
汤显祖曲论三题
-
作者:马美信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曲论 戏曲理论 汤沈之争 戏曲创作 戏曲思想 牡丹亭 唱曲 独特风格 灵感
-
描述: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汤显祖首先肯定了吴中曲论,即沈璟的《唱曲当知》,可是接着又对曲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显得前后矛盾,而且语气转折太突兀。汤显祖对沈璟的曲论究竟是赞同还是反对,实在令人费解。叶长海同志在《沈璟曲
-
无量太湖
-
作者:黄晓萍 来源:滇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湖石 无锡 历史文化 京杭大运河 地理位置 灵感 刘绍棠 江南 吴越 清末
-
描述:太湖与无锡,知名度都很吓人,搞不清是谁沾了谁的光。往明白处说,二者皆沾了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光。清末无锡县令廖伦是懂得做大文章的,他在太湖石仞摩崖石刻之巅,集历代文人的灵感再激灵感,将历
-
瑞雪佳联画意浓
-
作者:刘言香 来源:初中生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对联 洁白 触媒 灵感 画意 梨花 景观 风景 北风
-
描述:雪,大自然天工造化之骄子,"北风散作花,巧丽世无种"(王安石诗句)。因其天姿丽质,晶莹洁白,装点江山如画,深受人们喜爱。雪,也是对联作者灵感的触媒,以雪入联的佳作,呈诗情画意之神韵,历来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