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的经学观和他的词
作者:焦宝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经学  经学  词学  词学  词创作  词创作 
描述:王安石是宋史上重要的一笔,但是九百年来褒贬不一。王安石具有既不同于汉唐诸儒又不同于程朱宋儒的经学观,是宋代不可忽视的一位经学大家;同时,王安石以一首《桂枝香》横亘宋代词坛,单片成名,成为宋代词史上
儒家与法律
作者:阆琛 张竹菡  来源:法律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法律状态  文化研究  中国法律  法家  周代  礼治  刑罚  周礼  自由刑 
描述:当的发达。这里且把它分为萌芽、生长及成
从《困学纪闻》看王应麟的经学特点
作者:李刚  来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困学纪闻》  王应麟  经学  通儒 
描述: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以札记的形式对诸经进行阐发、议论、考证、整理,开辟了独特的治经之路。在经学上,他不拘于门户,汉宋兼采,百家兼综,经史并重,实为一代通儒。
论王安石对儒家心性论传统的超越
作者:魏福明  来源:学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心性论  王安石  超越 
描述:付诸实现,从而超越了发端于先秦思孟学派,成熟于宋明理学的狭隘心性论传统。
北宋经学论略
作者:郝明工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二程洛学  中央集权  解经  欧阳修  文以载道  荆公新学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宋元学案》 
描述:北宋经学论略郝明工一、经学复兴何谓经学?当今通常作如下观:由汉代至清代的经世之学,儒家经典的阐释之学,故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且将其归入学术门类。①但是,无论是就经学肇起,还是就经学终结
经学的历史发展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学术特色  《左传》  《春秋》  《尚书》  今古文  《周礼》  《五经正义》  《公羊传》  《清代学术概论》 
描述:本文依据经学内容和方法的倾向或特色的不同,将经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汉学、宋学和清学三个阶段,并探讨了各个阶段所包含的历史时期、基本的学术特色及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学派特色,展示了经学的历史发展轨迹。
儒家“经世”与王安石的“致用”
作者:刘宇  来源: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学  儒者  “经世致用”  “道”  王安石 
描述:儒家的“经世”基于“知我者其天乎”的强烈信念,“致用”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使命感的体现。但是在封建的官僚制度运行中,“经世致用”实际上的运作与实践经历了极为不幸的命运。本文以王安石为例,剖析其与“经世
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作者:刘丰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公  摄政称王  《周礼》  儒家 
描述:一书具有变革意义的理论前提。
经学与史学(读陈寅恪札记)
作者:陈克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寅恪  经学  史学  《柳如是别传》  敦煌写本  比较研究  惠香  陈先生  《鲁论》  儒家 
描述:经学与史学──读陈寅恪札记陈克艰一、画鬼与画人陈寅恪先生尝自谓:“不能读先秦之书”,“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三复斯言,当有深意,似不宜仅仅看作谦辞。鄙意陈先生每次这样说,都是在明确地表示一种学术态度
南北朝经学异同与社会政治
作者:吴先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易》学  南北朝  《周官》  社会政治  北人  《周礼》  世家大族  “三礼”  异同 
描述:是为现实政治和帝王服务的学问,南朝经学则是为门第服务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