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侯庆艺术展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5月23日,“牡丹亭”—侯庆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一场戏曲艺术家的着装表演开场,并同时呈现了古代与现代两位妙龄少女的情窦初开的一系列状态,一种懵懂,一种情怀。
-
牡丹亭:侯庆艺术展
-
作者:奈西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艺术展 戏曲艺术 表演 美术馆 着装 展览 古代 现代 状态
-
描述:5月23日,"牡丹亭"——侯庆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一场戏曲艺术家的着装表演开场,并同时呈现了古代与现代两位妙龄少女的情窦初开的一系列状态,一种懵懂,一种情怀。无论是表演还是画作都深刻诠释
-
我的父亲侯外庐
-
作者:侯均初 来源:沧桑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侯外庐 汤显祖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司马迁 历史研究 文艺思想 近代史 研究成果 莎士比亚 历史学家
-
描述:我的父亲侯外庐
-
大先生
-
作者:王洪波 来源:普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中国传统文化 牡丹亭 昆曲 小说 中华文明 大陆 气场 复兴 现代
-
描述:最早接触白先勇是读他的小说,那时大陆刚刚开放,一批台湾作家的作品涌进来,其中最让人瞩目的就是先生的作品:《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等,这些小说让我一拿起就再也放不下,其中仿佛有一种东西紧紧抓住了我,魂跟了进去……一开始,窃以为这种文字是一帮国民党遗
-
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谈
-
作者:赵秋长 赵建国 来源:世界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魔幻现实主义 汤显祖 屠格涅夫 意识流小说 柳梦梅 爱情 凯莱 封建礼教
-
描述: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谈赵秋长,赵建国1598年汤显祖在他的传奇《牡丹亭》的作者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
-
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鬼妻》
-
作者:南天青锋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文明 “理” 宗教意义 象征意义 隐私权 静下心 死亡线 汤显祖 干涉别人 妻子
-
描述:国:小船,流水,丛林,木楼。远离现代文明的实在和朴素,一派原始的宁静与安祥。可惜,再安祥的远山也有暴力,再宁静的土地也有血腥。它来自人类本性中的恶,也来自人类“文明”中的“善”。在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丈夫不想又被疾病打倒,善良的和尚把奄奄一息的他抬到庙里,这时,妻子也临产倒在了田里,在难产的痛苦中哭喊着。同一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一对夫妻都在死亡线上挣
-
河北武安:“捉黄鬼”闹元宵
-
作者:暂无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安 河北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 《吕氏春秋》 《周礼》 仪式
-
描述:河北武安有一个村子叫固义,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仪式一一捉黄鬼。黄鬼一说无从考证,中国傩研究会认定为傩,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是古老的仪式,《周礼》、《吕氏春秋》就有记载了
-
读中国鬼戏文本的随想
-
作者:宁宗一 来源:津图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鬼戏 文本 中国戏曲 《牡丹亭》 鬼魂 传奇剧 《聊斋志异》 创作实践 戏曲艺术 鬼文化
-
描述:读中国鬼戏文本的随想宁宗一在结束一重生命,人会进入怎样一种时空,进入怎样一种境界?对此,历来有天上、地下的传说,也因此有许许多多关于天上、地下的艺术品。鬼魂正是人类惊人想象力的创造。而且鬼文化也成了
-
读《〈宋定伯捉鬼〉两题》
-
作者:李延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具体意义 人物形象 同音同形词 《牡丹亭》 典型环境 社会环境 抽象意义 本质论 同一律 搜神记
-
描述:读《〈宋定伯捉鬼〉两题》贵州/李延明如何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读了贵刊今年第一期上宋桂奇同志的文章,觉得很有必要把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一是希望引起老师们重视,二是
-
陈道隆论中风
-
作者:陈德尊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风 名老中医 杭白芍 川贝母 经络 病因 治法 脏腑 论治 整理
-
描述:
先父陈道隆乃杭州著名老中医,学验俱丰。1956年2月1日在诊余时曾口述中风论治,现将当时笔录整理如下。中风又称类中。有中血脉、经络、脏腑的分别,其病因大致有下列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