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五帝古陵尚在
作者:陈留美 陈思易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帝  尧陵  炎帝陵  太昊伏羲  轩辕黄帝  桥山  使行馆  古柏  吴道南  苍梧山 
描述:五帝古陵尚在
南京古都胜昔
作者:唐圭璋  来源:江苏政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胜古迹  南京城  文化古都  孙中山  王安石  山水风光  紫金山  钟山  廖仲恺  合葬墓 
描述:游览,驻足在王安石的半山园前,瞻仰过近代伟大革命家孙中山的陵墓和廖仲恺夫妇合葬墓及邓
王莽与汉代古文经学之辨析
作者:王继训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经学  王莽  今文经学  《易》学  《周礼》  《周官》  《毛诗》  《礼》学  《春秋左氏传》  《汉书》 
描述:王莽与汉代古文经学之辨析
论《公羊传》复仇思想的特点及经、古文复仇说问题
作者:陈恩林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羊传》  《左传》  《春秋》  君臣关系  《周礼》  中国古代社会  民主制  国君  氏族社会  思想 
描述:仇思想进行过讨论,但出发点多为经学,而不是史学。所以,本文拟从史学角度对其复仇思想的特点作一分析。 一 本文认为,《公羊传》复仇思想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是:宣称臣下可以向君主复仇,而这在先秦文献中是少见的。 《公羊传》定公四年云: 伍子胥父诛乎楚,挟弓而去楚,以干阖庐。阖庐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兴师而复仇于楚。伍子胥复曰:“诸侯不为匹夫兴师。且臣闻之: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于是止。
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
作者:郝树声  来源:发展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经学  意识形态  《公羊传》  《周礼》  独尊儒术  康有为  变法维新  唯心主义  龚自珍 
描述: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郝树声从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郝树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到清末二千年间,儒家思想一直居于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汉代设五经博士,把上古
《周礼》郑注“若”例研究
作者:张鹏飞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若”例  训诂方法 
描述:郑玄《周礼注》大量运用若例,解说自周至汉发生了变迁的典制、名物、风俗、事类等。在以释古方法论下,若例有效地廓清了概念古今名实的变迁、被释语与释语间前后不一致、古今不对等的逻辑对应关系等问题,蔓
惟向梦中寻:浅析《牡丹亭》的现实意义
作者:庞婧绮  来源:文学界(人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牡丹亭  畸恋  畸恋 
描述:强烈的共鸣?而这古老的作品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新旧《唐书·地理志》山东部分纠谬
作者:吴松弟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地理志  贞观十七年  纠谬  天宝元年  旧志  济州  旧唐书  《唐会要》  史地研究 
描述:新旧《唐书·地理志》山东部分纠谬吴松弟《旧唐书》和《新唐书》二书的地理部分,旧本错误较多。中华书局新标点本汲取前人考史成果,对书中的许多错误作了勘误。但笔者在编辑《两唐书地理志汇释》时①,发现中华
古韵咏——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特色
作者:庞林春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音乐特色  古韵  观众欣赏  文化精英  两岸三地  白先勇  江苏省 
描述:在著名旅美作家白先勇竭力推动下,两岸三地文化精英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精心打造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这一经典名剧自搬上
古未有之一人”——试论贾宝玉对传统男性形象的背离
作者:廉萍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宝玉  《红楼梦》  男性形象  宝玉形象  《牡丹亭》  贾雨村  脂砚斋  《西厢记》  生存困境  社会角色 
描述:古未有之一人”——试论贾宝玉对传统男性形象的背离廉萍脂批对贾宝玉有这样一段评语:“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