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7)
报纸
(4)
图书
(1)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3)
按年份分组
2014
(6)
2013
(2)
2009
(2)
2008
(5)
2001
(3)
2000
(2)
1996
(2)
1990
(3)
1987
(1)
1980
(4)
按来源分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1)
管理观察
(1)
乡镇企业科技
(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宋代文化研究
(1)
文史知识
(1)
读书杂志
(1)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历史人物
人品
地主阶级
君子
墓志铭
王安石
企业现代化管理
吴曾祺
修养
道德
音乐欣赏
儒家
大人
司马光
史祸
写文章
善良
品德
团结
名言警句
圆融
琅琊山
禀性
反对
周亮工
唐代书法
史料
唐代
古道
首页
>
根据【检索词:人品修养】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礼仪应是职业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作者:
陈锦杰
来源: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
礼仪
职业
职业
修养
修养
描述:
社交礼仪作为一门人文应用科学它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千百年来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即将走向现代职场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掌握和具备现代礼仪
修养
是提升个人职业素质所不可或缺
新闻工作者应是"杂家"
作者:
侯诚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素质
修养
业务能力
描述:
水平,更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吴曾祺“主于识见论”浅析
作者:
兰培
来源: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涵芬楼文谈》
修养
修养
识见
识见
描述:
本文以吴曾祺"主于识见"的写作理论为论题,首先分析出,其将"识见"的积累视为从事文章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并将对"经"、"史"、"子"、"骚"的学习视为积累"识见"的必要途径。然后重点挖掘和分析吴氏依据"经"、"史"、"子"、"骚"的不同特点而提出的相应的学习之法。希冀为今天的读书和写作提供借镜。
吴与弼的人格
修养
论
作者:
张俊相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吴与弼的人格
修养
论
陆九渊认识论和
修养
方法的特点
作者:
尹协理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陆九渊认识论和
修养
方法的特点
柳永的被黜与晏殊的
人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既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对此,大多认为晏殊用柳永这句“针线慵拈伴伊坐”(也包括这首《定风波•自春来》词)来黜退柳永是指斥柳永蔑视功名、写作趣味的低俗“另类"(即写作趣味与统治高层的对立)。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晏殊假如要指责柳永蔑视功名,那么举柳永《凤归云•向深秋》词“驱驱行役,冉冉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不是更有说服力?而如果要指责柳永的词淫冶低俗,那么,举柳永“红茵翠被。当时事、一一堪垂泪。似恁偎香倚暖,抱着日高犹睡”(《慢卷睴•闲窗烛暗》)和“须臾放了残针线。
略论陈献章的
修养
论
作者:
陈引弟
赵桂萍
来源:
商业文化·学术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献章
修养
论
静坐
儒家
主静
明代
宋明理学
正统思想
路径
陆九渊
描述:
明代理学家陈献章,他的具有主静特色的儒家
修养
论对儒家
修养
论的开辟提出了新的路径。本文主要从心与道的关系、静坐这两方面对其进行了一下简单的论述,最后还提及到了学贵自得。他的思想对后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陆九渊德性
修养
思想研究
作者:
邓名瑛
吴建国
来源:
道德与文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大人
性
心
欲
德性
修养
描述:
心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追求
修养
,应是一种习惯
作者:
谢泳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追求
修养
,应是一种习惯
“虚构”中的事实-宋笔记小说中的“熙宁兴学”
作者:
李屏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笔记小说
熙宁兴学
王安石
司马光
人品
描述:
度上是由王安石性格的弱點造成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