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杜丽娘的形象
-
作者:方步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追求理想 封建礼教 少女形象 王学左派 封建制度 中国戏曲 个性解放 斗争
-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沈德符说:“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廂》减价(《顾曲杂言》)。其所以能“几令《西廂》减价”的缘故,固然由于它在艺术方面有卓越的成就,而更由于它在思想方面,歌颂了青年男女要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幸福的理想,歌
-
杜丽娘艺术形象的独特性
-
作者:刘靖安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形象 封建礼教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理想 追求自由 进步思想 明代 传奇
-
描述:盛演不衰,同杜丽娘这个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
情女杜丽娘
-
作者:张红梅 张卫东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爱情神话 汤显祖 柳梦梅 浪漫主义 梅花 爱情模式 女子 寻梦
-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
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
作者:赵霞 来源: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杜丽娘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
-
崔莺莺与杜丽娘
-
作者:王德亚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西厢记》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题材 文学史 王实甫 杂剧 作品
-
描述:作了《牡丹亭》后,人们才认为“杜丽娘一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王实甫交胜”。又说“汤义仍《牡丹
-
浅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
作者:徐峰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浅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
论《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美质”
-
作者:孙研 来源:北方文学(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美貌 才智超群 至情 天然
-
描述:他受封建礼教女子不同的审美观,“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是杜丽娘所欢喜的生活状态,也是她的审美观。
-
试论杜丽娘的“至情”形象
-
作者:陈蓉 来源: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至情 酷理 追求
-
描述:《牡丹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新的女性形象杜丽娘。杜丽娘这个艺术形象为情“生可以死,死可以生”,为恃的实现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井最终冲破封建社会礼教的篱笆
-
杜丽娘形象的悲情色彩解析
-
作者:王小丽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悲剧 原因 意义
-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传奇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本文将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剧情分析得出杜丽娘人物的悲剧形象然后解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出杜丽娘形象的艺术魅力。
-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浅析
-
作者:吴梦雅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生死 生死 梦 梦
-
描述: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记》中说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因情而梦,因梦而病,因病而亡,又因情而生,这生生死死皆为一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