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描写中的荒寒境界
-
作者:张悦群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境界 中国画 绘画艺术 文学作品 王安石 钱钟书 共同性 写作教学 场景描写
-
描述:欣赏中国画中峭拔的雪山、苍劲的古木、闲游的孤舟之后,总有一种幽然的荒寒之意,直沁心脾。在我国古代,这种荒寒现象为不少画家所青睐,形成了绘画艺术所追求的一种境界。王安石有诗云:“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
-
“二”的两重境界:执拗与放诞
-
作者:辽辽未央 来源:中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境界 竹子 皇帝 大街 阮咸 精神 主人 世俗 神话故事
-
描述:。其实,"二"也是可以"二"出境界的
-
浅析读史的三层境界
-
作者:盖军燕 来源:山西政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王安石 贞观之治 唐玄宗 武则天 宋神宗 改革 张九龄 变法 人性
-
描述:、事情、历史的细节,比编的小说更要精彩。《史记》里记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鸿门宴、项羽宁可自刎而不肯过乌江。其中的人物活灵活现。所
-
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读《孟尝君传》
-
作者:张翎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文心雕龙》 《陋室铭》 境界 高格 人生理想 《张中丞传后叙》 王安石 自成 情与气谐
-
描述: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读《孟尝君传》
-
古典诗歌清莹境界的文化基础
-
作者:马连芬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文化基础 中国文化 境界 合理化 “清” 道家 《诗薮》 胡应麟 原型意象
-
描述:古典诗歌清莹境界的文化基础马连芬中国的诗歌,追求一种清莹的境界。如山光水色之清,“清泉吐翠流”(庾阐),“清泉石上流”(王维),“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李白《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素月分辉
-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引词之全文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王国维 晏殊 丝绸 栏杆 书信 燕子 帘幕 西风 窗户
-
描述: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①菊愁烟兰泣露,罗幕②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③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⑤,山长水阔知何处! ①槛:栏杆。②罗幕
-
三重境界
-
作者:忠江 来源:中国钓鱼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大师 灯火阑珊 王国维 辛弃疾 蝶恋花 晏殊 词作 柳永
-
描述:处”,此乃第三境界也。
-
《牡丹亭·标目》的三种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
作者:傅张萌 何大顺 来源:海外英语(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翻译 翻译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文学剧本 文学剧本 舞台剧本 舞台剧本
-
描述:形式大于翻译的内容.
-
论包恢的三种"自然"说
-
作者:陈良运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恢 心学 美学 自然 主体 客体 文体
-
描述:摒去人工匠气,臻至“天巧”境界。包恢的诗学以心学为根柢,在宋代程、朱理学家的诗论中别树一帜,是中国诗学批评史上颇有光彩的一家。
-
清人传奇三种考述
-
作者:汪超宏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传奇 《鸳鸯幻》 《灵山会》 《黄堂梦》 考述
-
描述: ,未见任何曲目及曲籍记载 ,其作者幻园居士为清宗室 ,剧作完成于咸丰五年 ( 185 5 )七月。《海宁州志稿》卷二九载陈乃赓《黄堂梦》传奇八卷 ,无其他文献记载。陈乃赓是光绪十八年 ( 1892 )进士 ,曾官刑部主事 ,长于词曲 ,卒年 34岁。《黄堂梦》当为其于光绪二十二年 ( 1896)回籍后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