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浅析
-
作者:吴梦雅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生死 生死 梦 梦
-
描述: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记》中说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因情而梦,因梦而病,因病而亡,又因情而生,这生生死死皆为一个“情”
-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的共性与差异
-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重情 女性 女性 生死 生死 情与理 情与理 文化选择 文化选择
-
描述:然而分析作者题词或自序会发现,两位作者对情的看法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在《牡丹亭》、《长生殿》"以情为本"的基础上,也可看出明人和清人对情的不同态度。
-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
-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女性 生死 情与理 文化选择
-
描述:然而分析作者题词或自序会发现,两位作者对情的看法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在《牡丹亭》、《长生殿》“以情为本”的基础上,也可看出明人和清人对情的不同态度。
-
论龙场悟道
-
作者:康家伟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龙场悟道 “知行合一” 心即理 “致良知” “心” “格物致知” 本体论 陆九渊 心学
-
描述:论龙场悟道
-
王阳明“龙场悟道”
-
作者:史继忠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龙场悟道 程朱理学 “知行合一” 王守仁 梁启超 贵州龙 陆九渊 《五经》 戊戌变法
-
描述:王阳明“龙场悟道”
-
拍场拾得
-
作者:萧平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八怪 艺术品 书画市场 作品 周亮工 鉴赏 文物 拾得 预展 日本
-
描述:拍场指拍卖场,本文则专指书画拍卖场。场者,非拍卖现场,而指因拍卖进行的系列活动,包括拍卖品图录、拍前预展等。据说,有关文物部门的鉴定机构成员,是不允许涉及艺术市场商业活动的,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拍场·怏递
-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石学家 陈介祺 陈洪绶 周亮工
-
描述:陈洪绶《苏武李陵图》 该作有清金石学家陈介祺题跋、题签,于燕受收藏。据陈介祺边跋所云上款为周亮工栎园,后为好事者涂去。作品上有跋文:栎园先生宰吾邑有城守功,其属老迟图此,盖自鹰千秋之隐疚与印文亮也。辜恩负义之辈意同,识者勿徒皮相奇古之笔,而能赏其坚心忠骨之神,则为知画意矣。
-
那一场雪
-
作者:周礼 来源:公民与法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那一场雪》 当代作品 文学 周礼
-
描述:生活在南方的我,总是羡慕和憧憬北国冰天雪地的美丽景象。南方是很少下雪的,偶尔天公作美,雪花也仅仅像是昙花一现,掉在地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根本无法想像那银装素裹的世界,唯有在记忆中缅怀着曾经经历的一场大雪。
-
学校应是眼泪场
-
作者:张止湄 来源:厦中学生 年份:193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学校应是眼泪场
-
生死司马光和兴衰禹王城
-
作者:志钢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夏县 招待所 王城 运城 顶棚 地方政府 王安石 祠堂 文化遗址
-
描述:来的动静么?就冲老鼠们在顶棚上发出的折腾声,我觉得还是挺值的,招待所的经理先生真应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