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诗序》作者及成书考辨
-
作者:刘娟 来源: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诗序》 周礼 儒家 政治功用
-
描述:力,乃是周太师及后世儒家学者基于儒家话语系统不断损益的结果。
-
蜀石经述略
-
作者:李志嘉 樊一 来源:文献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经 残石 左传 拓本 古文尚书 毛诗 周礼 晃公武 经书 文字
-
描述:石经,顾名思义,是刻在石碑上的经书。在封建时代,它是由官方统一制定,立于各朝首都太学,供士子学习和校写经书所依据的标准文字,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很大影响。
-
《诗地理考》
-
作者:陈叙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研究 王应麟 地理学史 风俗 诗经 性情 清代学者 考证学 地理观 毛诗
-
描述:《诗地理考》
-
“即鹿无虞”解
-
作者:夏来郁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研究 山林 解释者 义通 周易 子机 周礼 困难 君子 指点
-
描述:麓";又释"吝"为"困难".那么"虞"又该作何解释呢?它与"麓"的关系呢?《周礼》载:古时,对山林川泽都设官掌之,分别叫作虞、衡.谓山林川泽有藩界,别其地以限
-
“五湖四海”解
-
作者:凡若 来源: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绝句 周礼 出处 颜渊 比喻 太湖 洞庭湖 洪泽湖 长荡湖
-
描述:出处:《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
大胆怀疑 勇于创新:浅谈宋代的《诗经》学文献
-
作者:李冬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文献 朱熹 儒家 王安石 勇于创新 研究领域 魏了翁 名物 孔子
-
描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渊薮。自汉迄清,它更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而备受重视,其注释、解说的论著,层出不穷、历世无绝。著名《诗经》学学者夏传才先生曾说:"从汉初到清末,历代的《诗经》著述,于历代公私目录、书志和文献的零散记载,可考者约三千种,他们或
-
宋代《周礼》学文献概况及特点
-
作者:夏微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文献 魏了翁 宋人 王安石 概况 井田制度 研究 名物 林希逸
-
描述:得贾《疏》而名物制度考究大备,后
-
试论后世对邢昺《尔雅注疏》的评价
-
作者:霞紹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疏 尔雅 名物 郭璞 王安石 宋代 朱熹 清代 训诂 重要作用
-
描述:《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训诂专书,也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我国文献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尔雅》汇集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古语、方言和名物词汇,记录了中国当时的典章礼仪制度,在我们阅读古籍、辨识名物
-
说《小雅·车攻》——《诗经》名物新证之二
-
作者:扬之水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周礼》 《石鼓文》 车马坑 文物 新证 考古研究所 《周礼·地官》 春秋大墓 战国时期
-
描述:说《小雅·车攻》──《诗经》名物新证之二扬之水《诗》写行猎,有《虞》、《叔于田》、《大叔于田》、《还》、《卢令》、《》、《车攻》、《吉日》。国风诸篇,俱轻倩活泼,如《齐风·卢令》,言田猎,却绝不闻
-
说《大雅·公刘》——《诗经》名物新证之四
-
作者:扬之水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公刘 先周文化 历史语言研究所 新证 《周礼正义》 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周人 《周礼》
-
描述:说《大雅·公刘》──《诗经》名物新证之四扬之水周人的历史,差不多和夏人、商人一样悠远。只是在灭商之前,周人不过是两个王朝治下的一个部族,所以没有能够留下一部谱系清晰的成文史。後人的追述,或取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