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五音为一曲,融四腔于一剧:程烈清新编赣剧《临川四梦》曲谱
-
作者:沈放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弋阳腔 弋阳腔 海盐腔 海盐腔 新编 新编 青阳腔 青阳腔 南柯记 南柯记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创作 创作 专家学者 专家学者
-
描述:在汤显祖诞辰460周年之际,南昌大学隆重推出新编赣剧《临川四梦》,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新编赣剧《临川四梦》把《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原4本182出浓缩成4个折子一部戏,观众仅用
-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浅析
-
作者:吴梦雅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生死 生死 梦 梦
-
描述: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记》中说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因情而梦,因梦而病,因病而亡,又因情而生,这生生死死皆为一个“情”
-
赵景深与昆曲
-
作者:汪继来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景深 昆曲 汤显祖 《邯郸记》 戏曲史 中国文学史 关汉卿 “四人帮” 元明清戏曲 陈季常
-
描述:赵景深与昆曲汪继来了解赵景深的人,知道他爱唱昆曲,还上台演过昆曲。有人问过赵景深:“你是教中国文学史和戏曲史的,怎么又从讲坛跑到舞台上去了?”赵景深回答道:“其实,我对音乐最初是什么都不懂的,昆曲
-
戏曲传播的不均衡现象及其原因 以“临川四梦”文本传播为研究
-
作者:王省民 辛禄高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戏剧文本 牡丹亭 传播学 不均衡 刊刻 题跋 戏曲文献 评点 马太效应
-
描述:中国戏剧史既是戏剧本身的发展演变史,也是戏剧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接受改造的历史。各个时期的文人通过对文本的刊刻、改编、评点等,与戏剧家之间建立起某种文化传递关系,即他们通过对
-
从“叙事程式”的观点谈“临川四梦”收场的辩证与创发
-
作者:林鹤宜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表演程式 表演程式 南柯记 南柯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收场 收场 唐人传奇 唐人传奇 霍小玉 霍小玉 杜丽娘 杜丽娘 辩证 辩证
-
描述:。"临川四梦"的情节进展,涵括了叙事程式的各种类型和
-
试论悲剧《牡丹亭》中的“梦”
-
作者:韩佳卫 来源: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壮丹亭》 《壮丹亭》 梦 梦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
描述:交往的媒介;梦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性话语实践,是修复社会性创伤的一种方式。
-
《临川梦》的旨趣及其构思
-
作者:张玉奇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 玉茗堂四梦 张居正 旨趣 作品 蒋士铨 戏曲发展 李调元 构思
-
描述:》,盖借汤若士事,九种之巨擘。”蒋士铨戏曲,尤其是《临川梦》,为什么能得到曲家如此高度的评价呢?从他们的评述中,我们看得出,李调元注重在其作品的高雅意境,着眼于其作品的隽永韵味。吴梅
-
浅析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
-
作者:吕宏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临川四梦 唐传奇
-
描述: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唐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
-
黄永年先生藏善本碑拓趣闻
-
作者:曹旅宁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永年 趣闻 善本 科举文化 读书人 中心地 东南
-
描述:黄永年先生自言上中学时就喜欢玩碑刻拓片。其原因说得浅一些,就是过去读书人讲究写字,以免字太难看遭人笑话。说得深一点,黄先生自小生长的江苏常州,自然属于“江南财富第,东南人文薮”的文化中心地域,科举文化之下,
-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
作者:沈尧 来源:戏剧艺术论丛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与“临川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