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27)
报纸(1058)
学位论文(93)
会议论文(65)
图书(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86)
地方文献 (545)
地方风物 (98)
非遗保护 (55)
宗教集要 (44)
红色文化 (25)
才乡教育 (13)
文化溯源 (12)
按年份分组
2014(597)
2012(272)
2011(309)
2008(225)
2005(116)
2004(111)
1997(104)
1992(55)
1986(53)
1958(2)
按来源分组
东坡赤壁诗词(10)
中国书画(9)
淮北日报(4)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4)
艺苑(3)
黄梅戏艺术(2)
南腔北调(2)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
上海法治报(1)
葫芦岛日报(1)
评论家勇气和智慧的结晶——杨炳忠新著《桂海文谭》
作者:陈学璞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评论家  文艺评论  当代文艺  评论著作  邓小平文艺思想  当代文学  壮族文学  民族文化交流  秦牧 
描述: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著名作家秦牧呼吁,应当造就著名评论家,以加强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导向作用。这无疑言之成理。然而,我想,这“著名”来自“普通”。当务之急是需要大群忠于马克思主义、注目文艺现状、热心于当代文艺繁荣的文艺批评战士。看看周围,前些年在评论园地纵横驰骋的众多骑手,好些不是下马休憩,就是
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 ——《王荆公年谱考略》
作者:罗思鼎  来源:新体育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 ——《王荆公年谱考略》
一本特色鲜明的人格心理学——黄希庭著的《人格心理学》有感
作者:陈建文 张灵聪  来源:心理科学杂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心理学  黄希庭  书译  人格研究  中国 
描述:一本特色鲜明的人格心理学——黄希庭著的《人格心理学》有感
客观物态美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王安石《北陂杏花》
作者:黎昌经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客观物态美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王安石《北陂杏花》
客观物态美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王安石七绝《北陂杏花》
作者:黎昌经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客观物态美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王安石七绝《北陂杏花》
应是游子拳拳意 并非浪子靡靡音——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
作者:吴奔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苏江阴  北京大学  双簧  刘半农  祖国  笔名  战役  钱玄同  海外游子  北平 
描述:同串演了一出双簧:钱玄同化名复古派文人“王敬轩”,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向提倡新文学的人大兴问罪之师。刘半农代表《新青年》编辑部,对“王敬轩”的来信,一一驳斥。这出“引蛇出洞”的双簧戏,传为新文学史上的佳话。但刘半农因为没有留过学,
一篇有灼见的《人才学》(读书扎记)——王安石的《上皇帝万
作者:江铭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篇有灼见的《人才学》(读书扎记)——王安石的《上皇帝万
奇伟之观 常在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作者:席金友  来源:语言文学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奇伟之观 常在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析伯夷、叔齐——韩愈的《伯夷颂》和王安石的《伯夷论》
作者:郑析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周武王  商王朝  奴隶主  劳动人民  王安石  功德  公元  韩愈  周王朝 
描述:夷、叔齐的吹捧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只不过是始于孔老二的历代反动儒
清末民初的青海农业区藏族风俗画——李焕章的《贵德竹枝词》
作者:朱刚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族妇女  青海农业  贵德县  竹枝词  服饰习俗  风俗画  清末民初  湟中  护身符  藏传佛教 
描述:县皮毛局局长。他一生写了许多作品,主要有《惜阴轩诗草》、《惜阴轩诗话》、《寡过堂日记》、《弁言实业杂论》等。诗作的佼佼者《暮春之初过拉计山》、《虎台怀古》、《湟中杂咏》、《贵德竹枝词》被选入《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