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阖承转有度,景情趣理无穷:曾巩《拟岘台记》赏读
-
作者:许醇芳 陈金华 来源:高中生之友(高一高二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赏读 曾巩 情趣 《拟岘台记》
-
描述:【作品原文】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日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
-
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读王安石赠医生陈景初诗三首
-
作者:徐春娟 陈荣 袁名华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陈景初 陈景初 王安石 王安石 《临川先生文集》 《临川先生文集》 赠诗 赠诗 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
-
描述:北宋名医陈景初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并多才多艺,和当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交往密切。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赠陈景初诗三首,歌颂了陈医师德艺双馨的事迹,并以医寓政,希望有陈景初这样的人才
-
状瞬息变幻动景 寓政治人生哲理: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
作者:陶文鹏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哲理 醉书 天地自然 王安石 政治意蕴 瞬息 宋神宗 山水景物 日常生活
-
描述:气象万千、时空无限的天地自然,时常呈现稍纵即逝的动景,或演出美妙迷人的活剧。惟有才情敏捷运笔如风的诗人和画家,才能迅速捕捉和生动表现这种刹那变幻的物象景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
道、德、性:认识论视域下陈景元哲学的三重境界
-
作者:代玉民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道 德 性 气
-
描述:,通过“气”贯通为一“冲和”整体,落实于“治身”、“治天下”的实践中.
-
习近平和“中国梦”中国新主席的愿景,应是服务其人民,而不是
-
作者:马安平 来源:中外社科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贸易的大门.随后,中国变法运动失败,开始了屈辱的历史.毛泽东主义的出现,才最终结束了这段历史.
-
双红堂藏《水漫金山寺》与旧抄本《水斗》人物形象辩析
-
作者:陈金霞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斗 水漫金山寺 人物形象
-
描述:本文将以双红堂所藏的《水漫金山寺》为底本,参考阿英先生整理的旧抄本《水斗》,通过分析许仙三次出场的情感变化和白娘子与法海三次战斗的形象转变来展现《水漫金山寺》文本对人物形象处理的细腻和完善
-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续四)
-
作者:罗星明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纳兰性德 通志堂集 王安石 《春秋集注》 三传 《郡斋读书志》 《左传》 白鹿洞书院 叶梦得
-
描述:经解序三孙泰山春秋尊王发微序宋,晋州孙明复先生庆历间隐居泰山,学《春秋》,著《尊王发微》十二篇①以教授弟子。范文正、富文忠两公②言先生道德、经术宜在朝廷。召拜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后官至殿中丞而卒。方先生卧病时,天子从韩忠献③之言,命其门人祖无择就家录...
-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续五)
-
作者:罗星明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纳兰性德 通志堂集 《春秋》之义 《周礼》 《春秋传》 《论语》 《礼》 周世宗 《易传》 《易》
-
描述: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续五)
-
“浮休齐得丧,忧患塞乾坤”──读《瘉懋堂诗集》札记
-
作者:石文英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严复 王安石 戊戌维新 诗集 屈原《九歌·山鬼》 诗歌 中国历史 《离骚》 《天演论》 乾坤
-
描述:“浮休齐得丧,忧患塞乾坤”──读《瘉懋堂诗集》札记石文英《堂诗集》系严复身后长子严璩搜集辑录而成,分上下卷。上卷94首是宣统三年前作品,下卷172首则是民国以后所作以至绝笔。另补遗三首,未收入
-
渔字第四一八○号 令威海卫管理公署据呈请核准陈文堂之泰山五
-
作者:暂无 来源:实业部公报 年份:193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渔字第四一八○号 令威海卫管理公署据呈请核准陈文堂之泰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