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几度夕阳红―柳永和的夕阳意象比较
作者:张仲华 任阿娟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夕阳意象  比较 
描述:几度夕阳红―柳永和的夕阳意象比较
视阈融合下的思想价值探究
作者:孙亚奇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视阈融合  宛敏灏  叶嘉莹 
描述:所体现思想价值的理解逼近真实。
从《浣溪沙》看的感伤情绪
作者:徐猛 陈蕾 杨海英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伤情绪 
描述:北宋前期婉约派的著名词人,在唐五代到北宋的体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其尤致力于小令创作,并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浓重的感伤情绪在令的创作过程中,使其抒情方式逐渐演变,艺术手法
“思致”表现形态探微
作者:曹章庆  来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致  形态  诗性智慧 
描述:在象外,迷离蕴藉。"无心"、"有意"两种形态虽各有别,但在深层心理上都是作者理性观照的产物,是对人情世态、历史人生洞悟穿透的诗性智慧结晶。
几度夕阳红―柳永和的夕阳意象比较
作者:李子诚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夕阳意象  比较 
描述:“夕阳”意象作为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偏爱。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柳永和对“夕阳”这个传统意象都情有独钟。但是同一意象入,在二人的手里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
珠圆玉润,短制长情-读《浣溪沙》
作者:何新楚  来源:孝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珠圆玉润,短制长情-读《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首赏析
作者:齐昌人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要地位  晚唐五代  江西省  宋仁宗  北宋  浣溪沙  疏淡  自然现象  作家 
描述:但不流於輕倩、浮薄。他的詞,風格上既吸收“花間”詞人溫庭筠的穠艷華美、韋莊的疏淡明秀,也深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
试论和辛弃疾艳情的同异及成因
作者:胡敦伦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太祖  巩固统治  重文抑武  陈桥兵变  统治集团  北宋  艳情  辛弃疾  歌舞  武将 
描述:对此,辛具有典型性。通过两人艳情的比较,或能管窥宋词某些规律性的问题。一宋太祖于陈桥兵变取得帝位之后,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杯酒释兵权”,定下了重文抑武的文治路线,使两宋的政治、军事、文化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之情中有思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致  理性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的《珠玉》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的特点―在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之情中有思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致  理性 
描述: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之情中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