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昆曲艺术的惊世之作:浅析青春版《牡丹亭》上演成功缘由
作者:张盛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之美  喜剧精神 
描述:一次表演",这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为什么昆曲在当下面临传承危机的形势下,青春版《牡丹亭》有如此卓越的成就?本文通过原著汤显祖的《牡丹亭》与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的比较,从剧本结构、人物形象、舞台背景与伴奏艺术四个方面阐释青春版《牡丹亭》受到热烈欢迎的缘由。
浅析青春版《牡丹亭》英译字幕特点和方法:李林德教授译本
作者:徐卿卿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字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译本  教授  李林  英译 
描述:考虑句子的长度,掌控好时间,否则观众来不及消化,对剧情了解会产生阻隔。其次昆曲的唱词多为诗歌韵文,语言多用古语,并含有大量的成语典故,因此译者需有中国诗词和古文的修养,以及中国典故知识的掌握,是对其综合能力的考量。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石马头山隧道设计浅析
作者:熊晓刚  来源:土工基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道隧道  管道隧道  设计技术  设计技术  结构计算  结构计算 
描述:针对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及石马头山的水文地质的特点,结合公路和铁路隧道的设计方法,从隧道断面尺寸及形式、隧道衬砌、隧道洞口、隧道防排水、管道布置及稳管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注重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经验可为同类型管道的穿越工程提供参考。
相山铀矿田地球物理场特征浅析及其找矿意义
作者:冯必达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特征  区域地球物理场  地质组合模式 
描述:地面伽玛偏高场、航空伽玛能谱铀高值晕对应,这是断裂构造、岩石接触界面控制矿床产出的标志。根据区域标志提出了矿田“五位一体”的区域地球物理场——地质组合模式,深入讨论这一模式和应用这些标志对于建立矿田成矿模型、找矿模式、指导区域找矿、寻找隐伏矿床和富矿部位是有一定意义的。
痴情无限 愁恨不已——晏几道《思远人》浅析
作者:王文鹏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妇  晏几道  远人  愁情  研墨  小山词  形象感  小令  深婉含蓄  白描 
描述:。下面就他的词《思远人》作点浅析。词云:
古典编剧美学的精辟概括:《啸台偶著词例》浅析
作者:秦学人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琵琶记》  “作者”  汤显祖  《西厢记》  情节结构  美学原则  宫调  “福”  李渔 
描述:古典编剧美学的精辟概括──《啸台偶著词例》浅析秦学人我国古典戏曲理论、戏曲批评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较全面的论著,如王骥德的《曲律》、李渔的《闲情偶寄》等;有在某方面论述精深的专论,如周德清
妙悟禅理,一片化机:王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禅意浅析
作者:叶华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维  鸟鸣涧  辛夷坞  禅宗思想  妙悟  胡应麟  禅理  禅意  桂花  禅师 
描述:为寺表》中,他说其母崔氏曾“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可见他年轻时即从母亲那里受到佛教的濡染。对于佛教各宗学说,王维基本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不过对禅宗思想则更为倾心。禅宗分南北二宗,其母所师事的大照禅师就是北禅宗祖师神秀的高足普寂,他本人也时常和北宗僧人过往交游,这在他的《谒璿上人并序》、《过
《紫钗记》浅析:谈汤显祖对《霍小玉传》的改造
作者:陈宗琳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  李益  汤显祖  封建专制  太尉  明代  社会生活  改造  临川四梦  爱情悲剧 
描述:志,另娶贵族女子卢氏。小玉相思成疾,沉绵不起,侠士黄衫客激于义愤,挟持李益重入霍小玉家。霍小玉悲愤交集,痛责李益,气结而死。冤魂化作厉鬼,使李益夫妻不和,终身受到猜疑与嫉妒的困扰。
龚廷贤治气治血论治中风学术思想浅析
作者:罗会林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中风 
描述: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江西省金溪县霞澌龚家村人(现属合市乡)。生活于明·嘉靖一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即公元1522年~公元1619年)。龚氏一生,行医60余载,理论渊博,经验丰富,著述颇丰,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兹就龚氏治气治血的医学思想在中风病论治的临床运用,作一粗浅?..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之“创作主体论”浅析
作者:兰培  来源:前沿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作家修养  识见  笔力  意匠  性灵 
描述:吴曾祺的《涵芬楼文谈》是近代一部较为完整的写作理论专著。本文试图从创作主体方面入手,发掘、概括吴氏以“识见、笔力、意匠、性灵”为核心的作家修养理论,探析其中的理论精髓与独创之处,希冀为今天的写作理论研究及创作提供借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