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表演的基本特点
-
作者:阿甲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地方戏曲 李渔 戏曲理论 舞台戏剧 汤显祖 观众 演员 程式思维 程式化
-
描述:的想象、文字的想象体会出人物来,象张飞、李逵……直接是看不到人的。我们戏曲虽然舞台上可以观到人,但观众也要通过唱词去体会人物,因此这个词要浅,词浅才能使人理解,感性的东西才能强。李渔批评汤显祖的《牡丹亭
-
捕捉爱情神话的春影——青春版《牡丹亭》的诠释与整编
-
作者:张淑香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还魂记》 传奇 爱情神话 表演艺术 思想感情 人物塑造
-
描述:来,透过《牡丹亭》在西方的
-
图片新闻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片新闻 《牡丹亭还魂记》 陈最良 汤显祖 柳梦梅 传奇
-
描述:明汤显祖传奇《牡丹亭还魂记》写南宋南安太守杜宝延请名儒陈最良为女儿丽娘教授经书,丽娘读经倦怠,与侍女春香去后花园游玩,见园中百花烂漫,春意盎然,心有所感。丽娘回房小睡,梦中与书生柳梦梅钟情欢好。丽娘
-
依托品牌效应 拓展演艺市场:《粉墨牡丹亭》戏曲荟萃带来的若
-
作者:徐春宏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 戏曲 戏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拓展 拓展 大发展 大发展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 思考 思考 新高潮 新高潮 软实力 软实力
-
描述:自党的十七大发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将文化建设摆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社会各界也日益
-
汤显祖诗歌与基督教(一)
-
作者:徐晓鸿 来源:天风(中国基督教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诗 基督教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万历 利玛窦 玉茗堂四梦 明世宗 戏曲
-
描述:咋一看这个题目可能会觉得奇怪,具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大师汤显祖(1550-1616),似乎与基督教素无瓜葛,他的诗歌与基督教有关系吗?随着人们对汤显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汤显祖
-
汤显祖
-
作者:暂无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明代戏曲 牡丹亭 字义 科举 江西 剧作家 临川四梦 远道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明代戏曲作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从小聪明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但参加科举
-
论明清传奇的“文备众体”:兼说“传奇体”
-
作者:杨兴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文备众体 唐传奇 桃花扇 传奇家 孔尚任 传奇体 汤显祖 戏曲研究 千字文
-
描述:唐传奇的研究者们对于宋人赵彦卫有关唐传奇的一段论述应当是耳熟能详的: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
-
《娇红记》传奇了悲剧性
-
作者:庞越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孟称舜 《牡丹亭》 《西厢记》 悲剧色彩 汤显祖 知识分子 悲剧倾向 王实甫 恋爱观
-
描述:《娇红记》传奇了悲剧性庞越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悲剧应该反映“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①。作为中国古代爱情戏剧,孟称舜的《娇红记》无论在人物的塑造,抑或在对主题的挖掘
-
从杂剧到传奇的《红梨记》
-
作者:古今 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梨记》 知识分子 元杂剧 杂剧作家 汝州 传奇剧本 汤显祖 徐复 “情” 爱情自由
-
描述:之情与忧国之思结合起来,突出了“情”与“势”的斗争。作品继承了原作的特色,发展为构思精妙,情节生动,雅俗共赏的剧目。
-
明清传奇 ■起题答(下)
-
作者:曾庆全 朱承朴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作品 明清传奇 长生殿 桃花扇 汤显祖 李渔 现实主义 李香君 作者 孔尚任
-
描述:同关系,对古典戏曲如何推陈出新,应是很有意义的。《十五贯》又名《双熊梦》。“双熊”指剧中两个男主角熊友兰和熊友蕙兄弟。苏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