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家园的追问与救赎--读王英琦《乡关何处》
-
作者:沈爱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精神家园 王英琦 救赎 乡关 资本主义 作家 哲学意义 精神危机 精神世界 海外游子
-
描述:义上来说,他们实际上正在实现着又一次人生壮丽的心灵之旅,那就是对于普泛的人类“精神家园”的迫切追问以及对之深刻领悟后的宗教般的救赎。就个体或整个人类来说:“精神家园”的荒芜是十分可怕的,它意味着惊人的人类心灵之柱的朽溃、精神的败落、道德的沦丧,甚至于“种”的灭绝。正是因为这
-
写短些,深些
-
作者:吴红 来源:文谭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情节小说 平衡木 作家 中篇小说 身生活 创作者 刘绍棠 篇幅 生活片断
-
描述:许多短篇小说名为短篇,却往往写得很长,在写法上也接近于中篇小说。近来一些文艺报刊为了偏补这一文弊,特辟“微型小说专栏”,这说明短
-
漫论张弦创作个性
-
作者:阮忆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个性 张弦 作家 新时期 五十年代 爱情婚姻 刘绍棠 红丝线 王蒙 题材
-
描述:的创作个性,从构
-
戏曲的宏观把握和审美评价
-
作者:郭汉城 章诒和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评价 戏曲 创作实践 戏剧艺术 作家 评价工作 剧目 观众 汤显祖 舞台
-
描述: 戏曲的宏观把握和审美评价,都属于艺术的评价工作,而戏剧(戏曲)艺术的评价,则是作家与观众、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必不可少的桥梁。正确的评价,应该结合戏剧艺术的功能、特点,对具体剧目和某种舞台现象做出
-
戴姗卡·马克西莫维奇印象
-
作者:公刘 来源:诗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斯拉夫 女诗人 中国代表团 二十世纪末 马克 诗歌 刘绍棠 邵燕祥 作家 东道主
-
描述:诗歌"。当然,作为中国代表团,我们应该着重介绍本国的诗歌运动概况。但是,如果对东道主的现状一无所知,岂不是既荒唐而又失礼! 于是,我找《诗刊》当时正主持编务,又去过南斯拉夫的邵燕祥同志求援,承他介
-
《中国戏曲史探微》问世
-
作者:叶天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史 《隆平集》 耶律隆绪 戏曲理论 曾巩 作家 夷狄 作品 妃子 齐鲁
-
描述:妃子所演的
-
艾特玛托夫与刘绍棠创作比较论
-
作者:李仕中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特玛托夫 吉尔吉斯 地方色彩 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 作家 白轮船 八十年代 道德探索 神话传说
-
描述: 苏联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托夫,出生于一九二八年,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出生于一九三六年.艾特玛托夫比刘绍棠只年长八岁,他们基本上是同龄人.艾特玛托夫十岁时,父亲蒙受不白之冤,被清洗镇压
-
当官与弄文
-
作者:王川 来源:中华散文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长 写文章 说真话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 人道主义 官场 王安石 郑板桥 作家
-
描述:我有一位当县长的朋友写了一本《指缝中流出的歌》,岂料此书出版后引起了一些人的惊诧。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一位当县长的人会写文章已经算是罕见的了,更何况这是他的第二本书。将当官和弄文相疏离,这是近几十年的习惯所致。其实,当官和弄文在古代根本不能算
-
我的佛缘与武缘
-
作者:王英琦 来源:中华散文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缘 九华山 中华散文 杨式太极拳 宗教信仰 教授 人生感悟 和尚 作家 王英琦
-
描述:教导和尚当和尚号称女巫作家的福建女散文家陈慧瑛曾为我看过手相,惊呼道:呀,王英琦,你这家伙有佛缘禅趣。接着,又看出三条:一,你太执著、太极致、太追求完美;二,你大难不死,想死也死不掉;三,你将来三
-
湯显祖的文学思想——意、趣、神、色
-
作者:黄天驥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思想 文学作品 作家 杜丽娘 复古主义 形象 思想性 生活 公安派 形式主义
-
描述:一 湯显祖能够写出一系列优秀的剧作,絕不是偶然的事。这除了他能同情人民疾苦、不滿封建乱敎,以及具有高明的艺术技巧之外,还和他的文学思想有关。本文准备专就他的文学見解,作初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