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57)
图书(122)
学位论文(83)
报纸(72)
会议论文(4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68)
地方文献 (6)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82)
2011(117)
2010(89)
2007(92)
1985(35)
1984(27)
1983(31)
1980(11)
1960(11)
1936(12)
按来源分组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演讲与口才(1)
《史记》《周礼》俄译本新著问世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俄罗斯科学院  史记  译本  周礼  东方文学  东方学  司马迁  汉学研究  经典著作  莫斯科 
描述:据中新网消息,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近日出席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所和东方文学出版社在莫斯科举行的《史记》《周礼》等中国经典著作的俄译本推介会。推介会重点介绍了俄罗斯近期出版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汉学研究
周礼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十二周年庆典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装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筑设计师  事务所  周礼  香港特别行政区  政府领导  庆典活动  香港政府  酒店 
描述:了香港政府、各界朋友、公司员工多年来对公司的支持。
解读西周美酒与探源周礼文化
作者:权美平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酒文化  西周  中国古代  周礼  祭祀  周代  酿造  重要地位  具体问题  礼记 
描述:缺。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乐教传统
作者:杨朝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教  周礼  六诗  周代  孔子删诗  诗三百  儒家  传统  乐德  诗经研究 
描述:礼》"六诗"与《诗
《周颂·敬之》与周礼核心精神的构成
作者:王克家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核心精神  周礼  有机组成部分  周颂  礼乐文化  《诗经》  文化系统  “礼” 
描述:《诗经》是先秦礼乐文化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诗"在"礼"的规范下创作和应用,是在礼乐文化系统中人们的必然行为的产物,同时"诗"又是"礼"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周礼的精神。訛譹"敬"是周礼的精神核心
周礼》成书年代的成功探索:评彭林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
作者:赵世超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书年代  周礼  主体思想  研究方法  古史研究  秦汉之际  时代特征  重要课题  阴阳五行  上古社会 
描述:究的意义就尤为重要。如何以现代学人的眼光来审视以往的论战,在最新的文化积淀层位上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是当今古史研究者的重要课题。彭林同志的新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在承继钱穆、顾颉
从“王安石改诗”所想到
作者:王江平  来源:中学政治课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实践  天文学家  意识  观察  宋朝  事物  家乡  作者  人脑 
描述:这件事发生在宋朝时期大文学家王安石身上。一天,王安石看到一首诗里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之句,心想:“明月”是不会叫的,“赞犬”又哪能躺到“花心”里去睡大觉呢?于是把它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自以为改得很高明,殊不知这一改,却变成两码事了。因为原诗作者笔下“明月”是他家乡的一种小
由司马光想到独立思想家
作者:王涛  来源:英才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独立思想  资治通鉴  发愤著书  王安石  锐意改革  人格感召力  欧阳修  翰林学士  宋神宗 
描述:司马光很快被神宗提升为翰林学士兼御史中丞,成为心腹大臣。由于熙宁改革中与奸大喜功的王安石意见相佐,而神宗又过分偏袒工安石,司马光只好离开汴京,回洛阳充任留司御史台,实际上为闲散之职。原来欲图在政治上施一番抱负的司马光这才静下心来研究学问,潜心子《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在“独乐园”中,司马光远离了政治旋涡中心,有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论人及事,眼光顿然高远,俨然成为一位独立的思想家,端坐在陋室
从王安石改诗想到
作者:姜希奎  来源:中国财政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名字,
从流行歌曲想到京剧和民族文化
作者:王豫仙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流行歌曲  京剧  民族特色  汤显祖  文化工作  观众  昆曲  民族戏剧  有中国特色 
描述:我是热爱京剧、昆曲的老观众、听众这一,久在高校执教,了解到文史专业的大学生竟不知元曲四大家及王实甫、汤显祖、洪昇、孔尚任为何人,声乐研究生不知四大声腔为何物,堪忧堪虑。文化塑造人的素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给文化工作带来新课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有相应的民族特色的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