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上三生路 上昆《牡丹亭》的三次舞台呈现
-
作者:郭晨子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台呈现 上海昆剧团 1998年 古老剧种 当代语境 汤显祖 还魂记
-
描述:牡丹亭上三生路,1998年至今的十余年间,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走了三程路,在一流剧团与一流剧目间,完成了汤显祖笔下的但是相思莫相负,亦或是但是相思终相负。总之,三个不同的演出版本,三种迥异的舞台
-
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到厅堂版昆曲《牡丹亭》
-
作者:董海燕 黄红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厅堂版 厅堂版
-
描述:通过青春版<牡丹亭>与厅堂版<牡丹亭>的成功,具体从它的演出形式、剧本、表演、舞美、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比较.引发了一条传播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路.
-
从《牡丹亭》看晚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牡丹亭》赏析
-
作者:晏斌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女性 晚明女性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 觉醒 觉醒
-
描述:由于互动教学重在双向交流,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了以往教师在理论教学上全篇讲解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吸取,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与《〈牡丹亭〉成书年代新
-
作者:吴书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戊子系统” “戊子系统” 徐渭 徐渭 潘之恒 潘之恒 三妇评本 三妇评本
-
描述:,如牡丹亭成书、版本比较等,与《新考》作者进行商榷,从而论定《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戊子),并指出其所谓两个版本系统说的谬误。
-
牡丹亭上三生路:浅析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田茜茜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
描述:的队伍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原因何在呢?
-
牡丹亭上三生路一浅析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田茜茜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
描述:的队伍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原因何在呢?
-
“拯救昆曲,从《牡丹亭》开始”——访青春版《牡丹亭》作者、
-
作者:张立洁 来源:三月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台湾 作家 时代人物 加州大学 香港 表现方式 现代文学
-
描述:的表现方式之中,擅长描写新旧女赞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
汤显祖《牡丹亭》思想倾向试探-兼谈《牡丹亭》评论中的问题
-
作者:程学颐 来源:浙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思想倾向试探-兼谈《牡丹亭》评论中的问题
-
牡丹亭上三生路:浅析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田茜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
描述:的队伍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原因何在呢?
-
《牡丹亭》的“集唐诗”及其英译:《牡丹亭》译后感之二
-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全唐诗》 汤显祖 集唐 定场诗 英译 柳梦梅 石道姑 中国古典戏剧 出生年代
-
描述:《牡丹亭》的“集唐诗”及其英译:《牡丹亭》译后感之二